清理“高考移民”,不只关乎高考公平
2019-05-09 15:49 羊城晚报
“高考移民”现象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按省市区分配招生名额,导致同一所大学在各地录取分数线高低不同,甚至差异很大;高考制度若迁就造假投机行为,实则是纵容作恶,这也悖逆了教育的初衷

文/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阅尽

纷扰一时的深圳某学校被疑“高考移民”之事有了官方回应。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深圳相关部门正对此展开调查核实,完后将根据有关规定处理。他还表示,广东将合理、稳妥地清退“高考移民”学生,让他们回原籍去高考;高考结束之后,若发现还有“高考移民”,将取消其成绩。省教育厅日前也连发通知,要求重拳治理“高考移民”现象。

相较于舆论的群情激愤,官方对“高考移民”之事的表态较为审慎,这是由于三年前广东已放开异地高考,只要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或一直在粤读书的学生均可在广东参加高考。

网传所谓“高考移民”,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此,还须经严谨调查方可定论。但教育部门的立场是明确的,那就是对“高考移民”现象绝不姑息迁就,并在全省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以回应民意关切。

“高考移民”并非新话题,多年来,类似事件在各地也屡次上演。可以说,它是我国现行教育和高考制度下的一种特有现象。其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按省市区分配招生名额,导致同一所大学在各地录取分数线高低不同,甚至差异很大。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招生,客观上形成了某些地方的录取线“洼地”。因此,总有人千方百计想钻其中的漏洞。

过往的“高考移民”多是零星的个体行为,此次深圳一所学校传出十多名学生疑似“高考移民”,确实少见。是否真如舆论所质疑的,借与外地名校合作办学名义而行“高考移民”之实,或是某些机构钻了放开异地高考政策的空子以谋私利,确实值得查究,若事实果真如此,显然需严肃处理。

“高考移民”现象之弊显而易见,它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挤占了本地考生的入学机会,既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也侵蚀了高考公平规则,如果放任这种做法,不仅会严重侵犯本地考生的合法权益,也会对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带来极大挑战。

从历年曝光的类似事件看,凡涉“高考移民”者,几乎伴随着一定的造假行为,要么在学籍要么在户籍做手脚,有的甚至更改姓名、年龄等,总之,通过非正当手段来达到符合高考的资格。如此做法无疑违法违规,影响极其恶劣。

从涉事个人来说,此举助长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心理;对社会而言,不守法不守规则者不但能读名校,且获得荣誉成为人生的“成功者”,这种坏榜样的昭示作用尤为可怕。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一个人若品行不端,即便获得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又有何用?高考涉及千百万人的前途与命运,虽有不完善之处,但仍被公认为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其规则的权威性不容挑战。高考制度若迁就造假投机行为,实则是纵容作恶,这也悖逆了教育的初衷。因此,严格清理“高考移民”并查处相关责任人,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之举。

来源 | 羊城晚报
题图 | 羊城晚报资料图(图文无关)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