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记者 符畅 实习生 陈婧 通讯员 穗妇宣
5月7日,由广州市妇联指导,广州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主办,广州市巾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陪一朵花开”母亲节关爱活动暨“玫瑰计划”公益项目五年成果展示会举行。会上首次发布了《失独母亲困境、需求及服务思路》报告,报告显示,失独母亲老龄和高龄化特征较为明显,且三成受访对象离异或丧偶。
据悉,为关爱失独家庭,广州市妇联于2013年启动了全市首个支持失独母亲家庭人文关怀项目“玫瑰计划”,该计划五年来已服务超过20999人次,建档506份,建设分站22个。
失独群体中,离异、丧偶家庭和独居女性比例较高
据了解,《失独母亲困境、需求及服务思路》报告主要在越秀、荔湾、海珠三区开展问卷调查,并结合“玫瑰计划”五年服务经验进行分析。调研周期为今年2月13日至3月29日,调查对象为周期内所有服务接触的失独母亲及其家庭。
据统计,此次调查共派发问卷534份,回收有效问卷513份。报告受访对象中,女性占83.67%,男性占16.33%。根据报告,以上受访对象存在以下生存特点:
失独母亲老龄和高龄化特征较为明显。60-70岁年龄段分布最集中,超过半数,占比54.08%;低龄长者,即50岁以下年龄段的占比仅为1.02%;70岁以上占比11.22%。
离异、丧偶家庭和独居女性比例较高。受访对象中有配偶的比例为68.37%,近七成受访者处于有配偶状态,夫妻同住,日常生活中可相互照顾,分担精神压力。离异的占比为15.31%,丧偶的占比为15.31%,这意味着,三成的受访者不仅承受着失去独生子女的痛苦,同时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甚至在晚年需独自养老,生活起居等方面面临困境。
部分失独者经济困难。在失独群体经济收入来源调查中,86%受访者处于退休状态,有基本的退休金给予生活支持。但仍存在经济困难的对象,无固定工作情况占3%,其中有低保人员占2.9%,有工作的占8.1%。通过对数据进一步的分析,报告称,无固定工作的人员中,80%为女性群体,在探访中发现,此类群体没有退休保障,以独居为主,且居住环境较为恶劣。
失独群体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调查中发现,目前许多受访者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超过八成受访者认为身体现况在较好水平以下,其中感觉身体基本情况为一般的占比71%。失独者主要受慢性病的困扰,受访者慢性病中常见的是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
“玫瑰计划”帮助失独妈妈重拾生活信心
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中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个,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另外,根据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显示,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产生1100万失独家庭。广州市失独家庭同样值得关注。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广州市失独家庭数达5500户。
记者了解到,为关爱失独家庭,2013年10月,广州市妇联启动了“玫瑰计划”公益项目,通过联动专业社会组织,在全市建立多个特色型的“玫瑰服务分站”,以期给予失独家庭尤其是失独母亲心理调适和精神慰藉。到现在,项目已连续五年开展书法、合唱、舞蹈素养提升班,同时邀请专业老师对玫瑰妈妈进行指导,通过搭建能力展示平台,提升玫瑰妈妈综合素养,帮助她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失独妈妈?广州市巾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张妮介绍,在访谈及日常的服务中,社工们发现部分失独母亲的娱乐生活现对很单一,日常不外出,多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或者睡觉,社会互动方式较少。在此次调查也中发现,27.55%的人会选择电视、广播及手机作为休闲娱乐工具;与亲友聚会的人数占到25.51%,另外还有18.37%的人会选择旅游游玩;13.27%的人会参加各类的学习班。
“对失独家庭来说,失去独生子女的悲痛容易让他们产生敏感情绪,心理脆弱,从而面临自我封闭的困境。当他们感到失去目标、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会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甚至表现得冷漠。而群体式的休闲方式能够增强同质性群体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社会支持与互动。”张妮说。
失独妈妈从“受助”走向“助人”
“玫瑰妈妈”杨文嬉就是“玫瑰计划”的首批服务对象之一,她告诉记者,五年来,她和其他“玫瑰妈妈”一同上舞蹈课、书法课,参加各类文娱活动,相互取暖,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我就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之下从痛苦中走出来的,也想为玫瑰妈妈们多做点事情。”她说。如今,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玫瑰互助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因为玫瑰计划,玫瑰妈妈们心态越来越好,你看,现在大家都是面带笑容的。”她还真诚地表示,只要自己身体条件允许,她都将一直为玫瑰妈妈们服务下去。
和杨文嬉一样,越来越多失独妈妈实现从受助者向互助者、助人者的角色转变。
此次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对象中,失独群体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占到70%,本科及以上占10%;其中,在失独母亲中,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占到64.2%,本科及以上占6%。也就是说,失独母亲群体具备较高文化素养,既有参与到普遍化的社区活动的能力潜质,也具备搭建群体内部社会支持网络,互助支持推动群体发展的可能。
调查报告同时指出,在志愿者服务领域,85%的受访者参与过志愿服务;“希望在新一年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数占比更是高达88.89%。一对失独夫妇表示,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产生了被需要的感觉,这让他们减少了心中的焦虑情绪,生活变得更有希望。
今后或将开展失独妈妈专属照顾服务
广州市妇联主席刘梅表示,“玫瑰计划”公益项目实施五年时间以来,设计了常规服务、医疗入户服务、个人建档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服务,回应了失独群体的普遍性需求;开展了兴趣班、医疗入户、建立妈妈档案、发展志愿者队伍等不同服务形式,从特色分站建设、玫瑰聊天室、建立危机介入机制等内容,回应了失独群体的特殊性需求。
不过,刘梅指出,随着失独母亲年龄的上升,身体遭受各种慢性病的困扰,根据失独母亲及其家庭的情况而诞生的统筹专属照顾资源及服务势在必行。
张妮也表示,今后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医疗方面服务,例如建立起玫瑰妈妈健康管理系统、开展慢性病医疗管理等。
“玫瑰公益”如何不断完善?会上,多位专家也给出建议。广东警官学院公共管理系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姜立强认为,项目应覆盖服务对象的生活空间,促进服务下沉,提高服务的可行性,同时关注社区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深化已有服务的基础上,展开照顾服务探索和研究,增强前瞻性和契合性;此外,应整合资源,形成服务的网络体系,包括通过倡导,影响和促进政府政策,加强与现有其他社工机构的服务协调和整合,积极利用社会公益和志愿资源等。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吕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