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林诗妍
在人来人往的北京路美食街上,谁也不曾想到,在旁边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坐落着一间令人仿佛穿越到旧时光的旧书馆。这里没有畅销书,鲜有精装书,随手一碰,可能这本书的年龄比自己还要年长。
这间书馆去年才搬至北京路,他的馆长吴浩,人称吴叔,已经坚守旧书馆16年。
这些年来,他和他的旧书店走过了风风雨雨,寻书人的喜与愁也在这里逐一上演。
初建书屋,造一处外乡人的港湾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之风吹拂,大批外来务工者离乡背井,来到广州逐梦。1993年,吴浩开起了人生第一家书店——江夏外乡人书屋。
据吴浩介绍,上世纪80年代,新派武侠小说开始风行内地。“金庸热”“琼瑶热”在务工者中风靡。
吴浩回忆道,当年下午六点,打工男女陆续下班,书店忽然门庭若市,他们或站在书店里看上二三十页的金庸、古龙或琼瑶,或花上五角钱,租一本带回去打发一个晚上。
“读书”人之间的寒喧,可能是“今天你站金庸站了几个钟头?”这些人也许读出刀光剑影,也许读出江湖快意,也许读出谋篇布局,也许读出肝胆侠义……在书藉的世界里,他们各取所需,书中总有一种人生,让他们快意。
不仅如此,打工者的下一代也在这间书屋有着别样的回忆。吴浩笑称,当时书屋还充当了一个“小私塾”的角色,伴着孩子们度过每个春夏。
孩子们结伴来到书店。他们会坐在门槛上翻看店里漫画,女孩子常爱着《美少女战士》;更多时候,吴浩则当起了“教书先生”,在小黑板上出题,题目常为识字班的学习内容,如简单的背诵、算术,孩子们轮流抢答,一只只小手高举过头,声音响亮,答对了吴浩便奖励他们一些诸如笔盒、铅笔、作业本等文具。
那些年,他和他的书屋让外乡人找到某种精神寄托。
37年走遍广州天光墟“淘书”
吴浩从小长在文德路长塘街,2003年,外乡人书屋完成使命后,吴浩离开白云山脚,回到他从小生长的文德六巷,做起了浩天旧书店。店里成千上万册旧书,大都是他37年来披星戴月走遍广州每一个天光墟“淘”来的。
去年6月,由于租期结束,他再次“搬家”,将旧书店搬至北京路商圈,在街坊们都觉得颇为难找的刘家巷尽头,以“浩天旧书艺术馆”为店名重新开张。吴浩认为这些书籍早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成为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曾经有位上海游客到了我这里,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她说在上海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旧书店了,而在这里,能感受到广州的独特味道。”
吴浩表示,在越秀区,能在市中心维持下去的民营书店并不多。“很多时候有些游客是来美食街游玩的,在找洗手间的时候‘误撞’进来,一沉迷在书里,倒也忘了找洗手间这件事了。”
聊起开书馆的趣事,吴浩娓娓道来。曾经,一位年轻女士到店里探店,不久之后又带多一群同龄人过来介绍,他一开始不以为意,直到后来一段时间里涌入不少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来店里看书,他仔细询问才得知,原来是老师让他们来店里学习的。
“我回想了一下,当时来店里的那位女士估计就是他们所说的老师了,她来到这里感觉到这里有值得学习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来摸索,我感到特别欣慰,也很感动。”
以艺术复活旧时光
在吴浩心中,旧书籍是神圣的,并且能带给人们向往空间的一种可能性。走进书馆,四面书墙环绕,馆内空间很小却不觉逼仄。天花板贴满了不同时代的画报,墙角似乎是老相馆一角,有海鸥、红梅牌照相机,黑胶片、旧照片。
墙顶挂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商铺使用钱箩、交款“飞单”。书馆西面墙壁摆着一把可以移动的民国时期使用过的老木梯,借此可攀爬至小楼阁“浩天堂”。
吴浩曾对别人说,他希望让书店变身为旧书的艺术馆,展示给北京路游客。
“事实上也有很多朋友闻讯前来。北京路是广州文化的一个留声机,我希望,书,便是那块木质唱片。”(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