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打两针,“玻璃身”血友病儿童便能正常奔跑了
2019-04-16 15:45 羊城派 原创
血友病专家呼吁大众,每周给孩子多打两针,最好采用标准剂量的预防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患儿自发性出血,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文/图 羊城派记者 张华 

近日,以“Dare to Dream – 友梦· 敢闯”为主题的2019年世界血友病日公益活动日前在广州举行。在活动上,血友病专家呼吁大众,在医保、慈善、医生及社会多方力量的关爱下,每周给孩子多打两针,最好采用标准剂量的预防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患儿自发性出血,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拥有梦想,敢闯未来。

2019年世界血友病日公益活动启动

血友病患者的“玻璃身”

血友病患者天生有一个“玻璃身”。他们的身体十分敏感,碰不得、磕不得,因为身体中缺少凝血因子,一旦受到挫伤或摔伤,很容易出血。

重症患者在没有明显外伤也会发生“自发性”出血。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孙竞称,有些孩子因为长期反复的肌肉、关节出血,造成残疾,严重的出血甚至会死亡。

血友病是种遗传性病。据统计,85%的血友病患者是缺少凝血因子VIII。

暨南大学南方药物经济学研究所所长蒋杰教授表示,“如今我国血友病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出血时立即输入凝血因子止血的按需治疗方案;另一种则是患者在未发生出血的情况下,定期接受足剂量凝血因子注射,使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水平持续在1%以上的标准预防治疗。

剂量不够,保护不足

如何避免血友病患者残疾?请采取标准剂量的预防治疗。

孙竞教授说,儿童血友病患者,我国常用预防治疗剂量为每公斤10个国际单位,每周两次,远低于世界血友病联盟(WFH)推荐的每公斤25-40个国际单位,每周三次的预防治疗剂量。

南方医院血液科孙竞教授

研究显示,中国患者预防治疗频次低于2次/周的占76.5%,显然,血友病患儿的预防治疗剂量不够。

鉴于血友病标准治疗的现状,2015年由中华慈善总会与拜耳公司共同设立了“中华慈善总会Co-pay慈善援助项目”,帮助血友病患者得到规范治疗,避免残疾。

中华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邵家炎介绍,“项目不仅援助儿童,还包括18岁以上的血友病成人患者,血友病患者诊疗所需的药品费用将由医保、中华慈善总会、各地慈善会和患者共同承担,希望让更多的患者从小便得到标准的预防性治疗,从而保证他们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念书、生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