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何落地?广东部分医院早已探索开展延伸护理服务
2019-04-15 23:23 羊城派 原创
今后,线上“一键下单”,护士可上门开展43项服务项目

文/羊城派记者 符畅 梁栩豪
图/羊城派记者 周巍 摄
通讯员 粤卫信

4月某天上午,冒着瓢泼大雨,黄瑞英撑着伞,步履匆匆。作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居家护理师,此次,黄瑞英是专程上门为一位患者更换胃管的,患者需11点半准时进食,她看了看时间,又加快了步伐……

这是黄瑞英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广东,已有18个地市的部分医疗机构对出院后患者的延伸护理服务展开了探索,为出院后患者提供多样化、多形式的护理服务。

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慢性病人群、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数量增多,这部分人群将对上门护理有更加迫切的需求。

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广东省成为全国6个“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直辖市)之一。

日前,《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也正式出台。“网约护士”如何更好地落地?多年积累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经验,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士上门为老人测血糖,并提醒他们注意饮食

家属:护士上门护理,才敢接脑中风母亲回家

“来,舌头伸出来,很好,不过口水还是有点多。”

“放松,我们现在清理一下鼻腔,头要抬高一点。”面对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的74岁脑中风患者,黄瑞英像哄小朋友一般,语气温柔。在做好消毒等准备措施后,黄瑞英从带来的医疗工具包中取出一根新胃管,在患者的配合下,不到10分钟,便完成了整个流程。

患者可以按时进食了,黄瑞英悬了一上午的心,才稍稍放了下来。自2017年1月起,黄瑞英开始为该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从刚开始的每周一次,到如今的每一个半月更换一次胃管,她和患者及患者家属都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为了方便黄瑞英随时上门查看情况,家属甚至还给她配了家里的钥匙。“没有她在,我肯定不放心。”患者的女儿陈女士说。

时间要回到约3年前。当时,陈女士的母亲脑中风发作,病情十分严重,不仅四肢无法活动,连吞咽都困难,必须有人时时照料。那段时间,陈女士只能带着母亲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但住院不便探望,居家又不便护理,这让她很是苦恼。

后来,她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该院有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也就是说,患者出院后,专业护理团队可以根据需要上门提供服务,这让她看到了希望。

一番考虑后,她决定将母亲接回家。“现在,有任何问题我都可以直接直接打电话给护士,他们背后还有一整个医疗机构的支持,作为家属,我们安心多了。”陈女士说。

而黄瑞英上门提供的服务,远不止疾病护理,她还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对家属的培训教学。比如,陈女士的母亲曾是一名医生,在称呼时,她都会叫“医生”而不是“阿姨”,开展护理过程中,她也会微笑着和患者聊天,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来到患者家里后,她还教会了保姆及家属如何给患者吸痰、拍背、翻身等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居家照护。

“教会家属一些基本护理知识后,他们体会到照护病人有多累,也更能理解护士的工作了。”黄瑞英说,有时在医院看望病人,病人还会向别人介绍,称黄瑞英是“很特殊的亲戚”。

护士上门提醒老人注意饮食

呼声:收费和护士短缺问题待解决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陈伟菊介绍,该院早在2007年就开始探索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护理服务,目前共有11名专职护士,根据其专业所长,各负责不同的病种,如老年慢病护理、产孕期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

“延续性护理不仅是打个电话嘘寒问暖,还需要更专业的服务。” 陈伟菊说。截止目前,该院提供上门延续性护理服务4000余人次。

不过,多年探索中,令陈伟菊感到为难的是,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收费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按此前的项目收费标准,医护人员巡诊一次仅收22元,太低了,这也是很多大医院不愿意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的原因。”她说。

考虑到病人有需要,医院只能想法子,按特需服务计费,但相比市场价格,仍然偏低。例如,上门给张女士母亲换胃管,收费250元,其中有140多元是材料费;母婴保健上门服务一次也才200元。

张女士就明确表示,“相比送医院,更愿意花这笔钱。”在广东省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也起步较早,自2000年起便一直有开展,目前共有专职护士3人,其中2人负责延续性护理服务,1人负责健康教育。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介绍,病人出院前,都会接受相应的评估,如果有后续护理的需要,将转介至医院的延伸护理专科。

在病人出院当天、一周、一个月等时间节点,均会有护士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必要时,可免费上门为病人进行评估、咨询等工作;如遇到一些疑难复杂的专科问题,还会邀请专科医护人员一同上门解决。

另外,健康教育部每周开展会1-2次讲座,面向病人和家属开展健康宣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成守珍说。

护士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

该院健康教育部护士长林芳宇向记者展示了每次上门服务时,需给病人及家属出示的知情同意书,上面明确家访目的为:“了解慢性病患者的病史、用药史,检测血液和尿液的基本情况,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能、肝功能和尿检,患者的饮食、运动、家居安全情况。家访护士根据患者的检查指标和日常生活情况,对患者的病情控制给出适当的建议。”

不过,林芳宇也指出,作为护士,平时在医院的工作比较忙,因此上门服务的频次只能维持在一周两次左右。“互联网+护理服务”真正落地后,也许会给三级医院的护士带来更大挑战。

“三级医院的护士如果天天外出,会影响正常医疗工作。” 林芳宇说,“因此,大医院应该作为培训机构,为社区医院的护士开展培训和颁发资质,再由他们上门提供服务。”

成守珍也表示,随着“网约护士”的逐渐铺开,当“全职”(full-time)护士无法保证其参与程度时,需要纳入更多有资质的“兼职”(part-time)护士,去往多个医院、多个家庭执业,比如休产假的护士、退休后的护士,以及因各种原因离职的护士群体,均是潜在的社会资源,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执业时间,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广东确定首批43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

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广东省成为全国6个“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直辖市)之一。

3月27日,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医疗保障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中医药局印发了《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了需求量大、安全有效、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消毒隔离达标、不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第一批43项服务项目,同时也列出了患者病情疑难复杂不稳定、涉及毒麻药品、输液等创伤性且医疗安全风险大、超出常规护理服务项目范畴等4种不得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情况。

正如陈伟菊、成守珍指出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所面临的困境,或许能够搭上这趟快车,得到有效解决。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邓惠鸿表示,基于省医疗机构对出院后患者延伸护理服务的探索已有一定的积累,《方案》中,试点医疗机构出院后患者也被纳入“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对象,为患者更精准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压床。

收费方面,《方案》明确,对基于互联网开展的护理项目,属基本医疗服务的,按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执行,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对竞争较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另外,多机构执业护士也可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扩大服务供给。

护士上门为老人测血糖

据悉,去年5月1日起,全省注册护士可通过备案后实现多机构执业。邓惠鸿指出,将这部分护士纳入“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利于盘活护理人力资源,扩大可以提供服务的护士群体。

而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如何吸引更多护士加入?邓惠鸿表示,一方面,将推动解决收费和支付问题,价格和劳动报酬应能体现护理人员的护理劳务技术价值;

同时,进一步完善广东省护士多机构执业相关政策,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逐步成为医疗机构常设的护理岗位,让这种自主性强的就业方式吸引更多年轻护士加入到“互联网+护理服务”队伍中来。

另外,将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建立分工协作和联动机制,积极联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共同满足群众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

陈伟菊透露,目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在积极研究方案,搭建医院内部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制度体系和试点平台。

“《方案》的发布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她介绍,在延续护理服务部向全院护士发出邀请后,仅一周时间,就有200余名护士应征报名。

“平台搭建成功后,护士可在下班后空余时间为‘下单’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同时每个科室还会请一名医生对接,护士遇到问题可寻求帮助。”她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