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出新出彩!广州这套“绣花功夫”好生了得!
2019-04-14 19:35 羊城派 原创
羊城派从今天起,开辟“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城市治理广州实践”专栏,历时一个月,呈现广州这些年来怀着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所“绣”出来的城市之花。

统筹/羊城派记者 何伟杰 梁怿韬

文/羊城派记者 林圳

建城2200多年的广州,只有政权回到人民的手中,城市才开始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

70年砥砺奋进,广州跃升为国家中心城市,正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广州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扩建后的广州大桥十分畅顺。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这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国家中心城市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生长、奋斗在这座城市中的千千万万市民的理智呼声。


90年代初,广州解放路上摩托车如“飞蝗”。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如今,解放路上车行畅顺,环境靓丽。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城市治理,事关未来,点多面广。一流城市广州的致胜之路,既要靠宏规伟构鸿篇巨制堂皇其外,又要靠绣花功夫精细治理坚固其内。

90年代初,广州昌岗路上公交排长龙。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如今,广州公交车大多用上了“电”,环保畅行。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广州的品位与颜值,不仅攀附于纵横捭阖、气度恢宏的珠江新城,更潜身在低首敛眉、风雨经年的老城街巷。优雅从容的气度,从来都深植于不经意间的纤毫精致中,所谓“魔鬼在细节”。

80年代中,广州海珠桥上,街坊把单车搬到机动车道上跑。叶健强 摄
如今,进入共享单车时代。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过去,囿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留下了不少城市顽疾。老百姓的日常,还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创新引领,勇毅笃行。

广州这座大城、老城,换频道,改思路,下足绣花功夫,推动精细管理,在细节处见真功夫,于无声处显真本领,自我“找茬”,自我加压,直击“痛点”、消除“痒点”,飞针走线,绵密均匀;

80年代末,广州街头的垃圾收运桶。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2019年,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花园,智能分类垃圾桶。 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摄
2004年,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人对新填埋垃圾进行喷药除蝇处理。 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2018年,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填垃圾覆盖薄膜,切断苍蝇和垃圾的吃食渠道,无需喷药减少卫生隐患 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摄

保持定力,耐住寂寞,推出一系列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措施:从“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到智能化共享出行;

1991年,春节刚过,南下的民工就已如同潮水般地涌入广州火车站,人有三急,女厕更是“爆棚”,为了上趟厕所等上个把小时是常有的事。叶健强 摄
如今这个厕所依然十分“繁忙”,但“接待”的大多是来玩的游客。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瞧,这位女士拿起环卫工人的扫把,在厕所门前摆起pose来。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摄

从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到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这一桩桩,一项项,都在追求精细,务出精品,力图一流。真可谓:一针一线皆精细,一枝一叶总关情。

广州,终于逐渐掌握了开启百姓幸福生活的密匙,每天都在出新出彩。

羊城派从今天起,开辟“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城市治理广州实践”专栏,历时一个月,呈现广州这些年来怀着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所“绣”出来的城市之花。

关于广州的城市治理,如果您珍藏有老故事、老照片、老记忆,欢迎与我们分享(邮箱:94287407@qq.com)(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胡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