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花地文学榜揭晓
盛大典礼即将举行
时间:4月14日 14时30分
地点:羊城创意产业园·中央车站
2014首届花地文学榜上,著名作家贾平凹、艾伟、多多、陈丹青、李娟、陈楸帆等六人获得年度作家(作品)称号;2015花地文学榜,著名作家王跃文、毕飞宇、沈苇、筱敏、李敬泽、笛安等六人获得年度作家(作品)称号;2016花地文学榜,著名作家迟子建、方方、柏桦、金宇澄、张新颖、酒徒等六人获得年度作家(作品)称号;2017花地文学榜,著名作家格非、韩少功、胡弦、祝勇、洪子诚、黄蓓佳等六人获得年度作家(作品)称号;2018花地文学榜,著名作家严歌苓、苏童、雷平阳、周晓枫、江弱水、石一枫等六人获得年度作家(作品)称号。
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以花地文学榜为旗帜,十多位华语文学界最具创作实力与影响力的作家、学者莅临羊城,以雅集、讲座、沙龙、对话等形式,走进高校,走进社区,走进图书馆,与本地作家、文学爱好者、文学团体等互动交流,碰撞切磋。六载耕作,硕果累累,花地文学榜已成为岭南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花地文学榜既是对上一年度中国当代文坛创作的梳理和总结,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最具含金量的年度专业书单。今年花地文学榜还将在年度盛典现场推出12位“花地新苗”,并与年度作家结对互动。敬请期待。
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联合主办的观音山杯·2019花地文学榜年度作家(作品)正式揭晓。莫言获“年度作家”;冯骥才、班宇、朵渔、潘向黎、陈晓明、徐则臣分别获六大文学门类年度作家(作品)。
该榜单是基于60位作家、学者组成的庞大豪华评委团,经由初评、复评,严格统计得票的结果。榜单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新锐文学六大类,今年还特设一位“年度作家”。
年度作家
莫言
莫言,1956年3月出生,原籍山东高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76年入伍,1984年9月至1986年9月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获大专文凭。1988年9月至1991年2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检察日报影视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工作,2007年10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名誉院长。
1985年,莫言以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横空出世,次年更创作出《红高粱》,给文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此后,他又相继推出《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小说以及《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戏剧力作。迄今为止,莫言创作了11部长篇小说,25部中篇小说,80余部短篇小说,3部话剧,2部戏曲,5部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50集,并有散文杂文多篇。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五十余种语言,二百多个外文版本。
莫言
令人动容的等待
《等待摩西》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小说。作品把人类的生存情状乃至人性的悄然变化置于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在时代的巨大变化中,人的灵魂失却了重量,由是做出诸多荒诞之事。人们或选择放弃信仰随波逐流,或选择与命运抗争等待救赎。诚然,人性中那些高尚的东西必定不会失去,终究会在等待中归来。
小说中柳摩西的成长、逆成长、消失、重现,勾勒出了一张极具象征意义的网。而马秀美的等待则更加令人动容。等待,仿佛成了她唯一可做的事情。等待光明,等待黑暗,等待未知,等待一个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违背常理的行为,等待一个迷失者的醒悟,等待命运做出的最后安排。并在等待中寻找生命的真实意味。她的等待,可歌可泣。
朴素自然的叙事语言,给人带来克制与平实的阅读况味,让人无法怀疑故事的真实性。
——鲍十
年度长篇小说
冯骥才 《单筒望远镜》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现任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冯骥才
古朴精致 真实鲜活
《单筒望远镜》是冯骥才时隔多年最新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十九世纪,天津是东西方最早冲突的地方之一,在这片土地上,东西方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的交流和冲突越来越多。世界的联系是单向的、不可理解的,就像隔着单筒望远镜一般,彼此窥探,却又充满距离感。时代的局限导致很多悲剧,但有些人的交往却能超越这种局限。《单筒望远镜》从一段跨国的恋情写起,以古朴精致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叙述,展开了一幅真实、鲜活又影响深刻的历史卷轴,100多年前的天津风貌和中西碰撞跃然纸上。
——刘稚
年度短篇小说
班宇 《逍遥游》
班宇,1986年出生,沈阳人。作品见于《收获》《当代》《十月》《上海文学》《作家》《山花》《小说界》等杂志,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思南文学选刊》等转载。小说《逍遥游》入选“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并获短篇小说类榜首。出版有小说集《冬泳》。
班宇
探入人心幽微褶皱
《逍遥游》有很高的完成度,很强的艺术质感。三个各自身陷一大堆生活麻烦的普通人出门“穷游”,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趟出游,特别像一部品质上乘、细节完美的艺术片。这一路上,既看山河风景,也小心翼翼地探入人心幽微的褶皱。尤令人称道的是这位年轻作者的艺术控制力,仿佛置身于暗夜,但也感受到光,而这光也是明灭不定的,就像小说所言“光隐没在轨道里”。班宇很善于处理这种交界的、混沌的人生境遇;耐心地缝合种种看似对立的两极之间的辩证关系,徘徊在明与暗、信与疑、希望与绝望之间,达到一种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
——金理
年度诗歌
朵渔 《危险的中年——朵渔诗选》
朵渔,1973年出生于山东乡下。1990年入读北师大中文系。后在天津一家杂志社工作十年。2003年后,一直独立写作。其间,曾为多家报刊写作专栏,参与网站的策划与主持。最近两年,做过出版策划与管理、个人出版工作室及诗歌公益。
朵渔
以良知的光焰照亮诗意的空间
朵渔是70后诗人中最为成功转身的那一个,作为身在民间的知识分子,他秉持个体生命与时代语境兼具的写作立场,挖掘人性的幽微与现实的悖谬,他的诗拷问自我省思社会,直书身体的疼痛,观照灵魂的幽暗,他的语言有一种经过打磨的粗粝,迟缓,凝重,硬朗,有冲击力,却又返归最初的激情和冲动。他像一个持灯者,以良知的光焰照亮诗意汉语的精神空间。诗集《危险的中年》体现了一个诗人的抱负与追求,代表了一代人触摸的高度。
——杨克
年度散文
潘向黎 《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
潘向黎,生于福建,长于上海,现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文汇报高级编辑。
著有长篇小说《穿心莲》,小说集《白水青菜》《轻触微温》《我爱小丸子》《女上司》《中国好小说·潘向黎》,散文集《纯真年代》《局部有时有完美》《万念》《如一》等,专题随笔集《茶可道》和《看诗不分明》, 最新作品《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
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作品集奖、第五届报人散文奖、第五届朱自清散文奖等文学奖项。作品被翻译成多国外语,并出版有英文小说集White Michelia(《缅桂花》)。
潘向黎
精致里边含蕴着大的格局
读经典,能进得去,出得来,进出裕如,才是高手。在北京举办的《梅边消息》新书发布会,主题就是“读古诗,做现代生活家” 。
《梅边消息》可谓潘向黎的心灵读本,她用散文化的笔触让现实的阳光照进古代的诗行,千余年的时空霎时拉近……家学渊源,文学博士,“私淑”顾随先生,这些都使得她在古诗的游弋中喷溅出的那些珠玉一般璀璨的观点,都有深厚的学养垫着底儿。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读之有一种兴会淋漓、沉醉其中之感。这种心灵的感知和遇合,深刻地揭示了读书与境遇、年龄、遭际、阅历等潜在的对应关系。这是一本深情的书。不仅深情,甚至痴绝。
潘向黎的精致,却不是一般女性作者的纤巧、婉约、柔弱,她的文字是有力的。或许正是与唐诗有先验般的亲缘,浸淫了其博大、雄伟的气象,她的精致里边含蕴着大的格局,大的眼光,有一股磅礴有力的真气。
——伍立杨
年度文学评论
陈晓明《无法终结的现代性:中国文学的当代境遇》
陈晓明,1959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2011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后现代理论批评。出版有《无边的挑战》《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众妙之门》《无法终结的现代性》等20多部著作。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陈晓明
主题贯穿 酝酿新变
《无法终结的现代性——中国文学的当代境遇》是陈晓明的一本文学批评集,虽由文章结集而成,却贯穿了作者始终关注的现代性主题,现代性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当代文学,也不断酝酿着文学的新变。作者通过对文学文本及现象的批评,揭示了当代文学在现代性的激发下寻求自身道路的精神状态,认为现代性作为一项“未竟的事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作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中国文学的经验与现代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均有精彩的见解。
——贺绍俊
年度新锐文学
徐则臣 《北上》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著有《北上》《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同名短篇小说集获CCTV“2016中国好书”奖。曾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六届香港“红楼梦奖”决审团奖、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
徐则臣
标尺新颖 厚重深刻
书写大运河传奇的《北上》本身即具有“长河”的性质,它是故事的,是文化的,是历史的,也是今日的;它具有文化比较的意味,也有对文化多重互渗的体认,它追问中国与世界,也探寻着“大运河”对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事件的诸多影响……它是作家徐则臣再一部袒露文学野心的大作,也是七零后作家文学抱负彰显的证明。我们认为,《北上》是标尺性的,它的厚重、深刻和新颖,将会成为一段时间里大家所关注和谈论的又一“文学事件”,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张菁
主 办: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承 办:
羊城晚报副刊编辑部
羊城晚报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
羊城晚报活动大平台
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
编辑/制作 易芝娜
出品 羊城晚报“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
投稿 hdzk@yc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