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尼伯龙根的指环》
目前,内地影响较大的音乐季活动,主要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上海国际艺术节。从这种横向参照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崛起的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深圳国际音乐季有何“识别度”。
其实,不管是世界著名的一些百年艺术节(如萨尔茨堡艺术节),还是新兴艺术节都很难具有其他艺术节不可超越或者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各艺术节总体结构大同小异,比如深圳和北京的音乐节都是3周20多场演出,上海是5周120多场,各个艺术节的剧目种类差不多。但在细微处,你还是可以体会到不同城市的文化追求和艺术抱负。
北京凭首都之利,凸显规格,一度强调交响乐、歌剧等种类的“世界首演、亚洲首演、中国首演”,如普契尼歌剧《托斯卡》、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理查·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本杰明·布里顿《战争安魂曲》等剧目。
上海侧重规模,艺术种类更齐全,舞蹈、戏曲偏多,甚至还容纳流行歌星的演唱会,凸显其多元包容。
深圳则是兼收并蓄,突出“一带一路”主题,以“四种关系”的处理形成深深圳音乐季之“妙”。
第一个关系:“世界语言、中国语言、深圳语言”的协调搭配。今年深圳音乐季既有世界十大顶级交响乐团领衔的严肃艺术板块,保障音乐季较高的“音乐发烧”水准,更有“梅兰竹菊”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带来的“中国风”。
“深圳语言”部分推出带有“湾区特色”的新派粤剧《百花亭赠剑》,更有作为移民城市,特别是盛产“中国钢琴家”的城市,所精心呈现的原创交响乐《新时代交响——深圳乐章》。
深圳音乐季,还通过“古典与现代”的历史时空维度,“经典与原创”的继承与创新维度,“高端与惠民”的进阶与普及维度,让2000万深圳人的细分化需求得到很好满足。
在这场“一带一路”嘉年华中,有一些艺术形式可能很多人以前闻所未闻:巴西昆塔古竖笛,波兰艺术家们的爵士和摇滚风“肖邦”,斯洛文尼亚“交响狂欢”,法籍塞浦路斯艺术家带来的“琴键上的吟唱诗人”,还有宝岛台湾打击乐“木兰”。当然,也有大家很熟悉的音乐形式,比如格莱美奖得主的爵士乐演奏,英国神童的小提琴演奏……
“一带一路”深圳国际音乐季,还只是今年三四月份的深圳文化重头戏,接下来每个月还有其他文化类别,匹配深圳城市地位的重要活动。比如:
1月:WTA深圳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新春关爱行动;
2月: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国际魔术节;
3月: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全国中青年油画展;
4月: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深圳湾飓风——南山流行音乐节;
5月: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6月:深圳国际摄影大展、深圳收藏文化月;
7月:深圳舞蹈月、世界杯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深圳动漫节、深圳钢琴公开赛;
8月: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手风琴艺术周;
9月: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深圳大剧院艺术节;
10月:WTA年终总决赛、NBA中国赛(深圳站)、深澳创意周;
11月: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读书月、中国杯帆船赛、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中国网球大奖赛;
12月:创意十二月、设计之都公益广告大赛、深圳国际马拉松、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编辑:支丙然 庞诗凡
来源:深圳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