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广州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学生是这样学习的……
2019-04-03 14:08 羊城派 原创
吴颖民: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

文/图 羊城派记者 蒋隽

东风东小学的智慧课堂

科技爆炸的时代,智慧学习、人工智能+教育是大势所趋。“智慧课堂”也早已不是新鲜事,广州已有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

近日,广东发布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广东实验中学上了全省首堂5G+智能教育课……如火如荼的科技浪潮下,是否需要讨论和反思:技术+硬件就等于“智慧学习”吗?“智慧学习”是面对未来,还是面对考试?

现状

广州已有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数据,广州已有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3月28日,2019广州“智慧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东风东路小学展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课堂,代表了广州目前智慧课堂的水平。

思维数学课开始前,老师已进行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一)》的数据调查,课堂上以问题引领学生用几何画板软件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并引导学生探究凸多边形的内角和。

同时,用平板电脑挑战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分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Big Big World》主题英语思维课上,老师运用AI+VR技术让学生与人工智能进行对话,跨越时空感受世界之美,并选取旅行中互动性较强的场景,让学生体验文化冲突、探讨如何应对力。

广东首堂5G+智能教育课来了

3月29日,广东实验中学的同学上了一节酷炫的生物课,这也是广东省首节5G+智能教育课堂。《减数分裂小结》课堂上,老师在与本班学生互动的同时,还通过5G+远程互动教学应用与分校学生实时交流,高带宽、低时延的5G网络让两地师生如同身处同一个教室内。

借助5G+AR/VR教学设备,老师用特殊的笔在屏幕上提取出一个“细胞”,“细胞”在空中分裂成两个,形象演绎了什么叫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大数据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准度。尤其交互性方面,比以往的智慧课堂更好。”

全汉炎指出,5G+智能教育课堂尤其适合于地理、生物等科目的教学,“比如老师要讲一个生物的结构,学生能看到一个立体的图形,非常清晰,不像以往就是一张图片。”

该教学方式将首先在省实教育集团内部推广,经验成熟之后,再向全省推广。

广东发布智慧教室建设指南

学生用平板电脑上课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智慧教室的建设目标和原则,并具体化其建设流程和具体内容,使得智慧教室建设有了更清晰明确的参考标准。

《指南》对智慧教室的空间环境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教室、课桌椅、多媒体讲台、智能黑板等10项细分内容。

智慧教室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网络系统、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和录播系统等四项内容。应用系统则主要包括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即时反馈互动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等。

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同步资源、教学辅助资源、图书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等。

思考

智慧学习:面对未来or面对考试?

智慧学习、乃至AI(人工智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提高教育和学习质量,但对质量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智慧学习的本意是关注学生主体,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更高效,更扎实,而且更轻负担的学习。但现实中,“智慧学习”很可能是落到面向当下,提高成绩,提高各种各样的现实指标。

“我有一点担心,我们的智慧学习最后不是面向未来,而是面向考试。”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吴颖民表示。

怎样判断“智慧学习”是不是面向未来?吴颖民认为,判断标准是看培养的学生是否顺应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否让孩子具备未来所需要的素质,“例如全球化的趋势,需要孩子有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能力,开阔的视野,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信息化的趋势,孩子们能否适应和生存。”

技术进步:学什么比怎么学重要

学生上机器人编程课

吴颖民指出,未来世界,每个人必然是终身学习者。当前的教育,需要让孩子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技术含量的学习方法;科技进步也会带来更多诱惑,如果什么都想要、不能把握自己,最终就是被欲望牵着走。

因此,当前的教育还需要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如何更有目标,更好的自律,更好的规划和实现梦想。

“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吴颖民说,教育人需要抬头看路,面向未来,“如果教育者能够经常思考:孩子们在未来的生存环境下会遇到什么挑战?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适应性?也许对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有很多的反思,会发现当下的一些东西是没用的,这样的教育就更有前瞻性。”

教书育人:老师会被AI取代吗?

吴颖民介绍,AI学习能精准发现学生问题、精准训练。AI测评系统第一套题可知道学生知识体系的主要问题;第二套题,针对主要问题补短板;第三套题了解短板解决了没有。每一次都缩小范围,诊断是越来越精确。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解决学生做题训练的匹配度问题,提高匹配度。

从考试的角度,AI充分运用的未来,机器能把考试研究到极致,学生的福音是不用做那么多套题了;但对老师来说,需求和价值却是降低了。

因此,今后对老师的“教书”和“育人”提出更高要求。吴颖民表示,AI对教学会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老师上课之前就能捕捉问题,课堂解决最重要的问题,课后检测,“课前、课中、课后没有界限了,课堂任务也随之改变。”老师经验和智慧的宝贵,将在于如何运用技术更好地捕捉、了解学生的问题,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解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