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妇联好声音”广播音频
◆ ◆ ◆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项体现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的超级工程,一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而奇迹的创造者中,有一群神奇女性。
跨越2000平方公里广阔海域,桥隧全长55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历时十余年筹备和修建,数千名建造者为之倾注心力。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大军中,活跃着一批女性的身影,这条跨海巨龙上,闪耀着巾帼华光。
今天,我们走近四位曾在不同岗位上战斗过的女建设者,听她们讲述这一奇迹工程中的难忘岁月,感受那些大桥人触动人心的故事。
智慧担当“滴水不漏”
屠柳青带领团队攻克了世界级难题
港珠澳大桥集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于一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工程,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也是人类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
要在广袤浩瀚的伶仃洋上“海面引线,海底穿针”谈何容易?面对挑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提出苛刻要求:打破行业惯例,不外包防水、不埋设冷却水管,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沉管隧道结构自防水。
屠柳青签下“军令状”!2011年担任大桥岛隧工程中心试验室主任,她负责项目所需所有混凝土材料的解决方案。
无论国内外业内一直以来的共识是:混凝土就没有不裂的。可屠柳青偏要迎难而上,决心挑战这项世界级的“不可能”。
屠柳青带领团队反复实验
她带领团队在各地开展调研,从东北到河北,从广东到广西,光是选择原材料就耗时数月,水泥、外加剂、石子、沙子、粉煤灰矿粉……每种材料都一一遴选,再室内、现场交替实验,不断修正温度、硬度和混凝土比例等各项数据,确保实验数据稳定达标。大家没日没夜,一干30个小时不合眼、一年用坏一台混凝土搅拌机是常有的事。
屠柳青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这次实验会不会开裂、能不能有进展、会不会前功尽弃……再加上周围质疑声此起彼伏:一支年轻的团队,带着一套许多专家都不太认同的新方案,就敢挑起港珠澳大桥这种大项目的重担?万一失败了呢?搞不好你们没法对工程交代!无论善意的劝谏还是不屑的嘲讽,屠柳青都强迫自己“充耳不闻”,她给自己打气:把控好细节,亮出本事,才是王道!
最终,屠柳青带领团队攻克了混凝土不裂的难题,创造了很多外国专家眼中的“天方夜谭”,也成为大桥缔造“5664米沉管隧道不漏水”奇迹的重要基石。
在港珠澳大桥建造的尖端领域、重要环节,屠柳青们的贡献不逊须眉,世纪工程中有她们的智慧之光。
以柔克刚陪伴大桥12载
李英在港珠澳沉管专用清淤船上仔细询问数据
岛隧工程第三方咨询单位、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项目经理李英,与大桥结缘是在2006年。那时,她博士毕业两年,入职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担任驻中国代表。一封简单的工作邮件,让她与“港珠澳”结缘,一干就是12年。
作为各方交流的“桥梁”,她要抗住所有压力,为所有岛隧工程图纸严密把关,还要协助业主和承包方实现各种潜在风险管控。李英着实受了不少“夹板气”,但女性优势也成为“润滑剂”。
因为中外文化差异、各方需求和工作方式方法不同,合作中难免误解频生。其中2012年底到2013年期间发生的隧道设计“半刚性”争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传统沉管隧道工程中使用的刚性和柔性两种结构各有利弊,总承包人认为综合港珠澳的实际情况,二者似乎都不是最优选择,而在设计晚期突然提出了一种隧道纵向“半刚性”概念。可业主和TEC都希望提供成熟的技术方案,风险可控,承包人却有自己的坚持,各方争执不下,火药味十足。
李英和TEC专家一起检查桂山岛沉管钢筋绑扎质量细节
百般思考过后,李英选择以柔克刚。女性特有的委婉柔和、敏锐细腻的特质凸显出来,她一面努力学习和理解专家的专业咨询意见,找各方积极沟通协调,将中、荷双方的对话巧妙翻译,化解冲突;一面改变工作方式,让各方得到足够的尊重,带领团队针对各种可能进行平行研究,力争找出最优解决方案。最终,僵局顺利一一打开。
大桥通车当天,大桥管理局朱永灵局长曾动情地说:感谢TEC让项目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谢谢李英。那一刻,李英百感交集。任何词语都不足以形容陪伴大桥走过12载春秋的风风雨雨。
虽然直到现在,出于多种原因,很多国家依然延续着女性免进隧道工地的老传统。但在大桥最后一节沉管接头安装时,李英却受到林鸣的特别邀请,登上沉放船,成为唯一一名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女工程师。
某种意义上,这是对女性在大桥建设中关键作用给予的肯定和认可。这个男性占据主导的刚性行业,女性仍能凭借优势和努力,找到发挥光热的“燃点”,成为佼佼者。
奋战孤岛“望洋兴叹”
孔炼英在施工现场
四位被采访者中,担任大桥沉管预制厂Ⅲ工区二分区质保部部长的孔炼英年纪最小。1986年出生的她,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项目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每天在工地奔忙。从此,她的生活中没有高跟鞋、连衣裙,只有劳保鞋和工作服;没有朝九晚五的规律和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只有在尘土飞扬的一线施工现场来回奔波的灰头土脸……
2014年,孔炼英带着此前在港口码头、核电工程项目中积累的项目管理施工经验,来到满心向往的“世纪工程”。但最初的骄傲感,很快被外海孤岛作业的寂寥和枯燥所遮蔽。孤岛上每天宿舍、办公区、现场和饭堂四点一线。
作为广东人,虽然工作地离家不远,却也很少回家。离岛的航船非常有限,真要有点什么急事,可不像在陆地上能随时打车,“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真正是望洋兴叹。”上岛四年无数个夜晚,陪伴她的只有茫茫伶仃洋和天边的一轮明月。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同建项目,各项标准都“就高不就低”,许多甚至在国内尚属空白。孔炼英和同事们摸着石头过河,在整个沉管预制过程中,建立了上百项管理规章制度,以保证整个庞大的管理体系顺畅运行。
孔炼英在进行港珠澳大桥体系审查
如果不亲身参与,很难想象港珠澳大桥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到底凝结了多少心血。沉管长度、钢筋数量、管节重量、混凝土浇筑量、最小误差……一系列庞杂数据从孔炼英口中滔滔不绝地脱口而出,似乎这些早已成为她身体的某种条件反射。
有一次回家过节,炒菜时孔炼英脱口问母亲:盐要放几克啊?母亲愣了一下,笑骂她工作到“走火入魔”了,放个盐还要“量化管理”。可“不疯魔不成活”正是孔炼英工作的真实写照。为了确保质量安全零缺陷,每个大桥人时刻都绷紧一根弦,哪怕一毫米的误差也不能放过。
惊艳大桥下的人生风雨
蔡珍有着令人叹服的“火眼金睛”
蔡珍是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装饰装修技术的负责人,接到任务时,她已近退休之年。尽管在安装质检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但她很清楚:港珠澳大桥对装饰装修技术提出了严峻考验。这副担子担得起吗?起初蔡珍一度非常忐忑。
进驻港珠澳项目后,她经历了人生中最致命的打击——爱人在家中突发脑溢血去世。每当想起这件事,她就会抑制不住地深深自责,“如果当时我在他身边,也许不会是这个结果……”
突闻噩耗,她急匆匆赶回家,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如此跌宕她一定不会再回工程现场了。可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处理完爱人的后事,蔡珍匆匆背起行囊,又回到了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此后两年,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就连春节都没有离开过。这样拼命,是巴望能用繁重的工作冲淡内心的悲痛和思念,哪怕能消解一点点也好啊……
蔡珍主要负责大楼内部装饰装修现场的安全、质量、施工,涉及给排水、消防、暖通、电气、控制、景观等各个环节,不但技术要过硬,还考验她超强的统筹能力。这时,三十多年练就的“火眼金睛”派上了用场,同事们都夸蔡姐的眼睛像尺子,几毫米的误差瞄一眼就能看出来,脑子一转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引得年轻人连连惊叹。
说起来云淡风轻,可背后她却承受了不为人知的艰难。海岛的酷暑湿热难耐,年过五十的她整天不停穿梭在各个楼层间,上上下下一走就是两万多步,脑子始终高速运转,随时解决各种问题。忙完一天两条腿都已不听使唤,回到宿舍倒头就睡,“实在太累了……”。
尽管痛失亲人心结始终难以纾解,但蔡珍依然顶着压力出色完成了任务,她负责的工程实现了岛面的排水系统和给水系统、电气预埋管线零返工。2017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桥亮灯仪式非常顺利,璀璨烟花和大桥灯光交相辉映,无比惊艳,这一刻,蔡珍的工作通过了最终检验。夜空下的美景闪在眼前暖在心底……
参与大桥建设的过程中,蔡珍遭遇了生离死别,也正是心系大桥,在两年忙碌的时光中缓解了内心的伤痛。她说,港珠澳大桥为她36年职业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能在退休前遇到这个千载难逢的项目,无比幸运。
大桥人的浪漫与未来
屠柳青在港珠澳大桥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李英最喜爱羽毛球运动,是高压工作时最好的减压剂
交通、建筑、工程、桥梁……这些词似乎很难和诗意联系在一起,理工科出身的大桥人,却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浪漫情怀。
李英曾写过一篇《女人&隧道》的文章,谈到女性与隧道“刚柔相济”的关系,也谈到工程师因著名意大利女演员吉娜·劳洛勃丽吉达曼妙身材获得灵感,从而发明出沉管隧道的生命线构件的名字——吉娜止水带……虽是土木系博士、隧道工程师,李英却以女性独有的敏锐细腻,感受着身处的行业。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共安装了33节沉管,第一节沉管安装时,林鸣和团队给它起了个很浪漫的名字——深海初吻。最终接头安装、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当天,每个人都穿上了绣有国旗肩章的制服,并在测量塔顶上插上了五星红旗,让红旗与太阳同时升起。
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中,不乏携手前行的夫妻,也有在工作中相知相爱的恋人,有在工地上举办集体婚礼的新人,也有取“大桥是撑起粤港澳大湾区脊梁”之意、为新生女儿起名“湾湾”的新晋奶爸奶妈……对于建设者而言,“港珠澳大桥”五个字系着心血、汗水和青春,承载着责任、使命,也寄托着十多年的光阴与深厚的情感。
爱美的孔炼英期待有缘人出现
如今,项目告一段落,但建造者们的征途还在继续。正如孔炼英所说,“在最荒凉的时刻入场,在最繁华的时刻离开,这或许就是我们的使命。”现在,她还是每天穿着工作服、劳保鞋忙忙碌碌,但工作地点回到了广州市区。这个坚韧可爱的姑娘,依然等待着“能聊得来、三观相符、理解我工作性质”的有缘人出现。到那天,她要挽着他的手,到自己战斗过的大桥上走一走,拍几张珍贵又有意义的婚纱照。
屠柳青一边忙着把工程的经验在行业里推广传播,一边沉下心陪伴即将高考的儿子。她相信,港珠澳精神早已在潜移默化间对儿子产生了影响。
李英依然时刻关注着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十几年的积累、在港珠澳建设的历练给了她再次出发的勇气。她相信,把想象变成现实,就是工程人内心最浪漫的事。
总是忙忙碌碌的蔡珍,难得享受如此轻松一刻
蔡珍退休了。可单位舍不得她的一身本领,想返聘她继续发光发热。她选择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期待终有一天,慢下脚步,去看看大桥以外的好风景。
刚强与柔韧,倔强与温婉,坚守与变通,理性与浪漫……这些看似矛盾的词组,在这群大桥女建设者身上,实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她们没有铜头铁臂,却为港珠澳大桥,撑起了铮铮铁骨的脊梁;她们没有特异功能,却用智慧和担当,颠覆了世人眼中的“不可能”。她们是世纪工程背后的“神奇女侠”,更是引以为傲的新时代巾帼英雄。举世瞩目的大桥上,没有她们的名字,却留下她们的传奇。
来源:中国妇女
有一种致敬,点亮下面的❁↓↓↓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