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箱一码”见效!美团外卖小哥交通违法量骤降超五成
2019-03-18 10:15 羊城派 原创
这群外卖小哥穿上了特制“黄马甲”,在马路上格外显眼。他们说:有这个马甲,违规太明显了……

文/图/视频 羊城派记者 宋昀潇
实习生 申智慧 卢锦霞

“黄马甲”实施近一月,效果如何?记者探访城市几条主要路段△

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随着外卖行业的飞速发展,不少外卖小哥常因种种原因违反交通规则。

为解决外卖行业的交通违法现象,广州交警约谈了市内9家外卖企业,试点“一人一箱一码”,骑手的车辆、箱子、马甲上都印上唯一编码,对应至个人。

美团外卖是9家外卖企业中第一个接招的企业。从2月19日开始,美团外卖超1万名的专送骑手穿上了特制“黄马甲”,以此约束自身违规行为。“黄马甲”试行近一月,据交警部门统计,美团外卖小哥交通违法数量下降超五成。

巡城
 “黄马甲”有奇效
马甲骑手违法率远低于非马甲骑手

记者于3月12日和3月13日中午、晚上饭点时分,兵分多路分别在正佳广场、中山大道、科韵路等车流密集路口进行观察。

这些路口,不时可见外卖骑手来回穿梭。但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美团外卖的“黄马甲”——骑手在原本黄色的工作服外套黄色马甲,胸前和背部印有橘红色编码,如“MT06633”,每个编码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即便隔条马路看去,数字也很醒目。

记者12日午间时分在正佳广场天河路与体育东路交叉路口蹲点统计,短短半个小时,该路口共通过约587名外卖骑手,穿有美团黄马甲的违规骑手数量为13人,占总比2%,没穿马甲的违规骑手数量43人,占比7.3%。

在晚高峰时间段17点40分至18点10分,半小时内此地共374名骑手经过,13名骑手违规,身穿美团黄马甲的骑手则无一人。

在人流量较少的科韵路与黄埔大道交界口,在12日18点至18点30分,35名骑手经过,仅有2名骑手违规,分别为闯红灯与逆向行驶。

声音
马甲骑手说:
马甲太显眼,交警很容易看到

“巡检看到我们没有穿黄马甲会罚钱。”在采访途中,一位身着美团外卖全身装备的年轻骑手很诚恳地告诉记者。

另一位骑手石先生则说:“有这个马甲违规就会非常明显,交警看到会罚款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都尽可能不违反交规。”

“黄马甲”试行 模范骑手有话说△

据了解,从2月19日广州推行“黄马甲”以来,短短一月美团外卖小哥交通违规数量下降超五成。美团外卖广州安全事务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一旦交警电子眼或手工拍摄下马甲号码,根据号码平台可立刻锁定对应人,进行处罚。

而据记者观察,有骑手穿着自己的衣服,将带有编码的马甲挂在车把手上。还有骑手告诉记者自己的黄马甲因为弄脏需要清洗,只能穿其他衣服配送。

不仅如此,在记者统计的违规外卖骑手中,有一大部分属于众包骑手,即兼职骑手,并不配备黄马甲。记者拦住了一名闯了红灯的众包骑手,骑手推说:“不闯就没饭吃了”,后赶忙驱车离开。

据了解,全市众包骑手的数量并不在少数,事实上与分属平台的专送骑手数量分庭抗礼,占半壁江山

在记者踩点的正佳广场,晚高峰的4名违规骑手,无一例外均为众包骑手。

破题
加大处罚力度
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

针对记者采访中发现的问题,美团外卖表示,骑手送餐佩戴黄马甲是强制要求,若不佩戴,将会处以50元至200元罚款并停岗培训,三次以上违规将直接辞退。

“作为企业只能提高我们自己的骑手素质,让他们重视生命安全。” 美团外卖广州安全事务负责人说。

若想解决众包骑手的交通违规问题,除了加强教育提高骑手素质外,各家平台应联合成立协会,共同设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如果仅仅是一家平台拉黑违规骑手,他还可以跑到第二家、第三家,继续违规。如果说有了外卖行业协会,大家一起共享黑名单数据,骑手便会忌惮。”

据了解,此次广州交警与外卖企业携手,首推“黄马甲”已引起了其他各地警方注意,不少地区派专人来穗学习。美团平台对此也充满信心,“今后将深化与警方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将‘黄马甲’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助力骑手安全出行。”(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