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青少年儿童对侨乡的热爱,深入了解并掌握人防知识和防空防灾技能,增强应急防护能力,3月10日上午,江门日报组织一批“青苹果小记者”开展“走进人防,亲近人防”主题活动。
当天,小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蛇山防空洞,了解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情况,体验了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苦环境。
随后,全体人员移步四楼会议室,观看了人防知识宣传教育片。最后,小记者们参观了人防指挥通信车,认真倾听了指挥通信的流程讲解,并进行了实装操作。
在互动环节中,小记者提出的10个关于人防的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答。通过此次活动,小朋友和家长们普遍感到收获满满,明确表示增强了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太有用了!这些关系到每个人生命安全的问题,我都是第一次知道。“有家长表示,希望以后多举行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平时事故、灾害中了解到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利用人防设施做好防空准备。”
1.人民防空紧急疏散,是指( )
A、开始警报之后的疏散
B、发现空袭或灾害征候时的疏散
C、空袭发生后的疏散
2.( )是人民防空的重点。
A、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B、增强抢险救灾能力
C、城市
3.预先警报的鸣放方法是( )
A、鸣10秒,停10秒,重复3遍
B、鸣10秒,停10秒,重复15遍
C、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
4.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应当( )
A、赶紧在周边找防空洞
B、就近就地隐蔽
C、紧急疏散
5.人防工程按施工方法和所在环境条件,可分为( )
A、坑道式、地道式、开放式和附建式
B、坑道式、通道式、掘开式和附建式
C、坑道式、地道式、掘开式和附建式
6.空袭警报鸣放方法是( )。
A、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周期
B、鸣6秒停6秒,反复3遍为一周期
C、鸣24秒停10秒,反复6遍为一周期
7.城市人民防空是一个系统,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通信警报系统
B、组织指挥系统
C、人防工程系统
8.解除警报应为( )。
A、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B、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C、鸣一长声,时间3分钟
9.以下关于保护人防工程和设施错误的是( )
A、多修建人防工程
B、不得向人防工程内排放废气、废水和倾倒废弃物
C、不滥用人防标志
10.人民防空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A、国防
B、城市建设
C、海防
11、什么是防空?
A.防空就是对空袭或空中侦察的抵御
B.防空就是在空中防止袭击
C.防空是指防止恐怖袭击
12、临时疏散时,一切防空行动听指挥,一般建议携带( )
A.2-7天基本生活必需品、饮水和应急用品
B.钱
C.存折
13、人民防空的主要防护手段可用( )概括。
A:走、藏、消
B:电子攻防、计算机攻防、心理攻防
C:人防、物防、技防
14、不属于被倒塌建筑物压埋后自救的方式是( )
A:用力移开被压住的身体
B:清除脸上的土和身上的物件
C:用湿毛巾捂住鼻、口
15、人民防空紧急疏散通常是指首次空袭前( )小时内,或在空袭间隙中实施撤行动。
A:10
B:12
C:24
16、当人防工程发生坍塌、漏毒等意外情况时,待蔽人员应当( )
A:尽快离开人防工程
B:利用防护器材进行个人防护,听从指挥有序转移
C:原地等待救援
17、进入人防工程待蔽时要安静坐、卧,少活动,其目的是( )
A.减少工程内氧气消耗
B.防止敌人发现
C.避免工程意外
18、在人防工程内严禁使用( )
A.手机
B.明火
C.饮用水
19、警报器分为电动和电声两种,警报器一般的鸣响范围是( )米
A.半径100米
B.直径500米
C.半径500米
20、国际民防日是哪一天?
A.每年3月1日
B.每年5月12日
C.每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