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一直是广州司法行政部门推进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其中解决就业问题又是关键。近日,广州市海珠区大塘公交总站附近,一家特殊的水果店开张了——这家水果店里的店员大部分都是广州户籍的刑满释放人员。
水果店铺租和水电费由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机构承担,但其他方面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店铺经营者根据经营状况给员工开工资,符合条件的刑释人员将可以在这里接受为期3个月的过渡性就业安置,为他们后续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创建刑释人员过渡性就业安置点
在广州市海珠区大塘公交总站旁,这间新开张的名为“昕阳光——称心果品”的水果店,表面看去与其他水果店并无二致。事实上,这家企业是由广州市司法局联合社工组织创建的一处专门接收刑释人员的过渡性就业安置点,主要接收有就业安置需求的广州籍刑满释放人员。
据记者了解,刑释人员在经历了高墙内较长时间的教育改造之后,对于重新回归和适应社会往往面临许多担忧和障碍,需要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此前,广州市司法局在白云区钟落潭镇东桦农场设立了广州市一级唯一的大型过渡性安置基地,主要针对广州市户籍的“三无”刑释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安置。
该基地更多地类似于一个“中途宿舍”,当然也具备一定的强化刑释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等功能,为刚刚出狱生活无着落的他们提供一个过渡性保障。
而海珠区大塘公交总站附近的这家位于闹市区的水果店,则是广州市司法局安置帮教部门为了提供更加情景化、市场化的就业安置和就业过渡环境,同时满足刑释人员就业需求,联合社工组织创建的一家社会化企业。
刑释人员往往因为脱离职场太久而导致职业技能匮乏,以及求职信心不足,这样一家更贴近市场化的就业安置平台,能促进刑释人员迅速有效地融入市场化的就业环境,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同时缓解他们在求职期间的生活压力,提供一个过渡性支持。
水果店允许兼职,日结工资90元
据承接广州市司法局该安置帮教项目的天河区启智社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瑞君介绍,目前该水果店的铺租和水电费由项目方承担,店铺的运营和管理由一名志愿者骨干负责,但水果店其他的进出货、销售等事务均由店铺经营者自己负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陈瑞君介绍,目前该水果店共接收安置了3名广州市户籍的刑满释放人员。对于每名被安置的人员,项目方将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的补贴,另外水果店还将支付店员工资,等于被安置人员一个月工资总共是2000元。
考虑到有的被安置人员无法全职来上班,其接受就业安置也只是一个过渡性质,因此水果店还允许被安置人员以兼职方式来上班,“日结工资是90元”。
根据该安置项目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广州市户籍刑释人员,在水果店接受过渡性就业安置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需要延长的再作协商。”陈瑞君表示,3个月内,社工组织还会给接受安置帮教的人员链接更多的企业资源,帮助他们找长期稳定的工作。同时还会链接一些市场资源,从线上帮助水果店寻找销售机会。
广州市司法局基层工作指导处处长向帆:
刑释人员安置帮教,集多方力量才能做好
据广州市司法局基层工作指导处处长向帆介绍,有调查表明,刑释人员出狱后一到两年内是再犯罪高发期。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安置帮教工作,让他们出狱后能够顺利回归、融入社会,是需要全社会合力做好的一项工程。
向帆表示,广州市每年要接收本市户籍刑释人员约5000人,其中小部分是服刑时间长、出狱后“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更多人则有就业需求。
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与社工组织、企业等方面积极合作,逐步探索出一套包含“社工+志愿者+热心企业+专家团队+X”在内的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新模式。
向帆介绍,目前广州在市、区、街镇三级共建立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点)245个。主要为广州市户籍的刑释人员中的“三无”人员和有就业需求的人员提供临时性救助、职业培训和过渡性就业安置服务,以期达到“安其身、稳其心、促其立、正其本”的目的。
来源 | 南方都市报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