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虽说近年来中央频频出台雄安新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规划,但与粤港澳大湾区体量相当的规划可谓是空前。
随着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出台,粤商君特别邀约广东省商业联合会执行会长郭玉堒先生,对其进行了专访。
广东省商业联合会执行会长郭玉琨先生
1
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湾区,与大湾区实力是密不可分的。总体而言,大湾区未来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湾区内各城市可以进行优势互补。粤港澳大湾区由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和江门的城市群组成,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都市圈之后,世界第4大湾区。早在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达1.39万亿美元,总人口6774万人,人均GDP为2.03万美元。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还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而且在转型升级方面有迫切需求。例如,深圳有高端的高新科技研发、制造和完善的产业链;广州在轻工业和重工业领域布局十分均衡;东莞和佛山等市则有大量先进制造企业,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澳门则为世界旅游和休闲中心;加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资产管理和离岸人民币中心,其专业服务及金融服务业聚集了大量富国际经验的人才。
第二,大湾区内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群,为大湾区带来源源不绝的创新型技术人才。香港拥有港大、中大、科大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具备强大的科研能力,内地多间著名大学包括清华、北大也有在深圳设有高等研究院,加上广东省内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众多高校,能为大湾区培养和带来源源不绝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区位与信息基建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的国际机场,可在六小时内飞抵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但可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枢纽,还能更加便利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各主要国家在创新科技方面的交流、合作,也能吸引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型人才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生活。
然而也应当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制造业多为传统制造业,在未来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科学技术飞速前景的当下,假如不能以创新型产品去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广东的制造业应当如何转变,将现代制造业转型为智能制造业,郭玉琨会长认为有三个重要的问题亟需解决:
第一,是要大胆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人正是凭借大胆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营造出了广东经济奇迹的大好局面。如今,在传统产业具备一些成绩之后,摒弃和淘汰旧的制造方式和制造规划,势必要经历阵痛,因此大胆解放思想对于今天的广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是要大胆创新。意大利以其具有大量现代工业的创新和创意,作为世界创意之都而著称。在这次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中央提到要将深圳建成创新创意的世界之都。这是中央给深圳下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与此同时,广东其他地区也要在创意方面有所提高。智能制造显然是未来我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标杆。
第三个就是要开创鼓励创新的制度,大力提拔那些年轻有冲劲,有干劲,有理想的英才,发挥他们敢想敢干的积极的一面,包容他们经验不足,甚至在工作中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失误,这样才能培养出一种让人们大胆思考、大胆学习、大胆创新的整体生态。只有在这种生态下才有可能使传统产业真正实现转型。当然,在鼓励创新方面,政府和社会组织也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2
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区域协同。未来大湾区势必将进一步消除门槛,互通有无,协作互补,共同繁荣。
郭会长认为,首先,要拆除内地和港澳台之间“无形的墙”。这次大湾区规划纲要中提到要打消港澳企业家投资内地的疑虑。为他们开辟道路,让港澳人才愿意到内地来。
目前,中央在政策方面规划方面已经定下了整体基调,接下来广东省和香港、澳门如何配套落实,如何制定具体的措施,是未来能否让两地商人和两地企业融合的关键。
其次,对于未来大湾区的商业发展来说,资金流通非常重要。钱能不能出去?钱能不能进来?怎么出去?怎么进来?大湾区规划实施以后,因为很多项目是跨行政区的。如何在保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为大湾区这个整体大规划,设立相应的行政配套措施,是未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关系到粤港澳三地证件互通的问题。未来是否会出现大湾区身份证?以消除人才流通上所存在的障碍,将来的变革值得所有人期待。
广东以制造业立省,而中央此次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被摆在了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位置。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近年来,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位于珠三角东岸的深圳、广州和东莞的表现尤为突出。
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离不开人才储备和金融的支持。然而,当下的产学研结合仍有提高空间。科创企业融资难,也等待以创新的方式去解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大湾区创新科技的短板。与日本(约70%)和欧美国家(约30-40%)的成果转化率相比,中国约10%的转化率还有很大上升空间。郭会长在采访中指出,事实上,产学研结合问题国家已强调了多年,但至今这方面做得仍不理想。第一,是学界对于产业的研发至今依然存在认识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专注的是研究的本身,并不懂产业。如何尽快把他们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就能转化为产业。只有真正转化后,其成果才能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才能给国家的发展,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推动力,同时也为自己带去了丰厚的回报。
第二,政府呢多数领导人在接收项目的时候,首先衡量的是他有没有产业,多长时间能够产业化?如果产业化时间过长,或者是很难去评估它产业化的价值的时候,政府就没有太大的积极性。
实际上广东现在整体已经进入了相对富裕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加大对学术和研究的投入。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一旦产业化以后,通过产业化所得的利益,应该有一部分在回报到学术研究当中去。此次规划纲要中有一条,就是鼓励引进世界的著名院校到大湾区来办学,鼓励引进那些高档人才和研究机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我国未来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上的其他力量,建立相关基金,而非单纯依靠私募基金。
此外,如今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公布与传播,也没有一个很好平台途径和方式,这就导致科研成果的研发人与产业投资的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交流不畅通,观念不融合。所以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应当在国家层面建立起一种免费的知识平台,降低知识准入门槛。
目前,大湾区的银行、金融机构暂时较难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更是初创企业的血液,如何有效地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创业也是大湾区的挑战之一,尤其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科技创新中并未发挥出明显作用。郭会长认为,应当在未来加快支持风险机构的建设。给予风险投资公司在政策税收等方面适当的支持,风投行业发展强大了,承担风险的能力就强了。承担风险能力强了,投资那些具有风险的企业和产品的积极性就高了。
结语
郭会长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额诸多阻力都一一被克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信未来随着粤港澳三地政府进一步探索开拓,发扬广东敢为人先吃苦奋斗的精神,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湾区。
END
撰 文|萧 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