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真要流浪,会遇到哪些坎?

如果地球真要流浪,会遇到哪些坎?

广东科技报道 广东科技

最近,贺岁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卷起了一股国产科幻片的热潮,激起了观影群众对科学的热情,同时,这部国产科幻电影也在科技界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

小编也趁着新年的假期看了《流浪地球》,抛开影片宏大叙事和独特的世界观不说,影片既然是刘慈欣的硬核科幻小说改编,小编今天来聊聊它科技的“硬核”,到底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些对现在的人类来说还是“科幻”。


地球为什么要流浪

地球被汽化的过程

电影里提到,由于近几百年来太阳内部的氢转化为氦的速度突然加快,突然产生一次氦闪剧烈爆炸,使太阳突然膨胀,如果地球身处其中就会被汽化。


说白了就是电影里面的科学家监测到太阳快要死翘翘了,最终会牵连地球,所以人类要带上地球一起流浪,那么太阳真的会死翘翘吗?


太阳上的核聚变为地球提供能量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过去的46亿年里,太阳一直持续稳定地为地球提供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太阳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这些能量中的绝大部分以光的形式发出,剩下的则由中微子携带。每一秒钟太阳会将六亿吨的氢原子转化为氦原子,产生的能量中有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被地球接收到,供给地球上的生命所需。

太阳自身有非常稳定的调节机制,保证光热的稳定输出。如果太阳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因为某种原因略微加速,就会引起内部温度升高。这种升温会使得太阳整体微微地膨胀,从而使得核心温度和压力回复正常。对于太阳来说,这种调节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完成。太阳自身发光的不稳定程度只有大约千分之一,造成的影响远远小于不同季节带来的差别。

大家不必担忧,天文学家目前对于太阳这样质量的单独恒星演化了解得相当清楚,无论从理论上还是观测上,都不支持太阳会在未来的数百年里发生电影中那样的变化。


什么是重核聚变

“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高度

影片中推动地球“流浪“的重要工具就是10000座行星发动机,每座行星发动机高达11000米(比海拔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由紧贴地面的七条支架支撑,喷射着蓝色强光柱,而行星发动机的能量靠的是重核聚变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

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蒙大桥介绍,核聚变是指两个轻核素反应,聚合成一个质量素更重的核素。重核只能分裂生成两个轻于母核的核素。比如,铀-235裂变后会成质量为95—105的元素。

“从现代核物理知识来看,90号以上的元素有裂变趋势,10号以下的元素有聚变趋势。若要重核发生聚变,目前没理论和实现条件。”蒙大桥说。

地球君若要在太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暂时没有这个可能。


让地球停止转动的话,地球将会怎样?

若地球停止转动,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会被海洋所淹没,这一点的确在电影当中有所提及,原因很简单。在地球转动的时候,因为离心力的缘故,作为液态的海洋会朝向赤道附近聚集,所以一旦地球停止转动,这些水会向两极流动,从而造成大陆被淹没。即使对于赤道附近的唯一大陆,也是充满了很多危险。在转动的时候,同样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地球的赤道地壳会显得更为突出一点,然而在没有转动的时候,那么赤道附近缺少离心力,所以很可能会导致板块坍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全球地震或者海啸。

若地球停止转动,地球将会有固定的一面朝向太阳,另外一面而将一直处于黑夜当中,就仿佛我们在南极或者北极所经历的极昼或者极夜那样。尽管有地球大气的存在,但是远离太阳的一面,还是会因为长期得不到太阳的照射,从而温度变得很低,不太适合生命的存在。

“若地球停止转动”,这是一个很大课题,这里说的两个问题,是与电影产生的现象相关的,为此对电影桥段作出一点科学的解析。影片中的陆地因为地球停止转动而出现全球大气循环、洋流循环混乱,气候剧变等现象,地表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们被迫转移到地下城生活。


什么是洛希极限

整部电影所展现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摆脱木星的“刚体洛希极限”点。

洛希极限(Roche limit)是天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的距离。当两个天体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时,它们就倾向于被“潮汐力”撕碎。

计算表明,地球和木星的距离如果低于103万公里,那么大气就会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脱离地球;如果距离低于7.44万公里,那整个地球都会被撕碎。

潮汐力有多可怕,我们拿一个茶壶和茶杯举例子:

演示潮汐力的茶杯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我们在杯壁顶部倒一些水,让它在重力作用下向着杯底滑落。越靠近杯底,水滴会越拉越长,最后被拉扯到了撕裂的极限。这个极限就可以被认为是这个茶杯对水滴的“洛希极限”。


木星的引力场,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茶杯”。地球尺寸很大,当它靠近木星时,离木星较近一侧受到的引力,将比较远一侧大得多,因此会像水滴一样被逐渐撕裂。


在地球已经到达了地木“流体洛希极限”(地木距离约10万公里)时,液体和气体不再能被地球引力束缚,而倾向于逃逸;而岩石还勉强能凭借自身的硬度坚持一会儿。

地木流体洛希极限模拟(二维简化模型)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当地球将进入地木“刚体洛希极限”(地木距离7.44万公里),就连坚硬的岩石都会被引力差撕碎,地球将彻底解体。

地木刚体洛希极限模拟(二维简化模型)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点燃木星推开地球”的可行性

图片来源网络

影片中那灾难根源的“洛希极限”,其实就是地球离木星太近了。要把地球“推开”,远离木星,人们需要“点燃木星”大红斑,使其产生巨大到冲击波,“推开”地球。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表示,影片中刘培强开着空间站自己冲过去基本上不可行,因为太慢了;而地球上的发动机的火焰也根本不可能冲到木星的大气,因为冲的过程中就完全冷却掉了。


木星大红斑中的氢可能被点燃吗?木星的气体冲击波真可能将地球推走吗?

简单的答案就是这两个情形都不太可能发生。如果要想让大红斑中的氢燃烧,需要地球有充分的氧气混合。不是被木星吸积的地球大气中包含有大量氧气么?但是需要知道,即使包含有氧气的地球大气在吸积到木星表面的时候,因为时间很很短,也不会和氢气均匀混合,所以产生大规模燃烧的可能性非常小。

假若可以燃烧发生爆炸,产生非常强的冲击波,也不太可能对地球本身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这个冲击波是什么?其实就是高速运动的气体粒子,非常类似于来自于太阳的巨型爆发产生的太阳风。依靠燃烧氢气释放能量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加速气体的很好方式,最终的速度不一定有太阳风的速度快。即使快很多,当这些高速运动气体抵达地球时,地球因为有磁场的保护,通常这些气体并不会直接打到地球表面。即使这些粒子能够穿透磁场,其实更多的作用将会是地球大气的中的粒子相互作用,产生非常壮观的极光现象,并不会产生很强的推力。

科幻片本是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而成的作品,它可以是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愿想,也可以是对未来科学发展的设想,在此基础上,为观众呈现出来的视觉冲击以及思想冲击,让大家得到最好的体验。所以我们用科学的角度去观看电影,是否会给您带来更多的科学灵感呢?

资料来源

科技日报 企鹅科学 互联网科技 我是科学iScientist 新浪科技《科学大家》科普中国 哎咆科技 GI引力创新


内容来源

广东科技报道

制作:省科技监测中心 微信工作组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