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至23日,“中国(清远)第三届自媒体网络文化节”深调研采风团来到清远英德市,走进连樟村、铁溪村、叶屋村、鱼咀街、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英德创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地,了解英德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等多个方面推动乡村振兴的举措与成就。
“年轻人都回家乡工作了”
位于英德市连江口镇东南部的连樟村,曾是个集体经济匮乏,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小山村。2016年5月,清远市扶贫工作队进驻连樟村,结合本地实际推进产业扶贫,将村内闲置校舍出租给企业兴建玩具加工厂,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上班,并获得租金分红。
同时,连樟村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整合好的50亩地打造成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先行扶持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棚种菜,并逐步带动全村大面积发展蔬菜生产。截止2018年年底,连樟村最后的8户贫困户共26人都已经达到预脱贫,通过精准扶贫工作,连樟村逐步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与之相似的还有石牯塘镇萤火村叶屋村。叶屋村在几年前还只是个偏僻落后的省级贫困村。叶屋村党组织经过一年多艰苦细致的村民思想动员,决定将村民所有水田、旱地和鱼塘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土地,连片承包经营。经过整合,叶屋村村民在集中、连片的土地上开展家庭农场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整合后的人均年收入已突破3万元。“现在,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家里务农了!”这是叶屋村小组组长最骄傲的事情。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认为,叶屋村土地整合的模式是把农民安身立命的土地资源整合在一起,让农民可以在土地上做文章,形成自我发展,这种模式值得推广。他建议,资源的整合后就是人的整合,相关部门要引导叶屋村将村民整合起来,让村民能把农产品更好的推向市场。
“把生活当成旅游,让旅游变成生活”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已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对于拥有许多自然风光的英德市而言,自然也不会错过这趟发展的列车。据悉,2018年英德市共接待游客132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7.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1.5%。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黎溪镇铁溪村和浛洸镇鱼咀村就是英德发展乡村旅游的代表之一。
朱顺杭是铁溪村人,几年前还在顺德工作的他就“嗅”到了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毅然带着自己的团队回到家乡,投资一千多万参与到铁溪小镇乡村旅游的建设当中。朱顺杭介绍,“把生活当成旅游,让旅游变成生活是铁溪小镇的发展理念“,他希望通过打造特色民宿,让人们在参观村子时可以享受到安静、和谐的休闲养生氛围,让小镇与村民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电子商务才是未来”
2015年以来,英德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大众创业”的主导思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等各类电商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实现乡村振兴。
位于英德市石灰铺镇的创美农业茶园基地,一直专注于英德红茶的研发与生产。面对“井喷式”的电商产业发展态势,创美农业茶园基地也积极投身到电商的浪潮中,通过开设电商网店销售英德红茶,占公司销售额15%左右。此外,石灰铺政府以扶贫资金入股公司,将以每年10%的分红利润分发给贫困户,并且聘请周边村民到茶园工作,既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也提高了村民收入。
近年来,英德市将电商与脱贫攻坚结合,以电商产业园为依托,通过“电商+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电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电商+农户(贫困户)+特色产业”等合作模式着力推进电商助农扶贫,形成了“1+N”电商扶贫产业体系——“1”个电商产业园孵化基地,“N”个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如农村淘宝、新供销(即送网)电商服务站点等,以产业园孵化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合作社或贫困户将现有产品按照网络销售要求提升品质变成“网品”,通过“电商管渠道、合作社管标准、企业(贫困户)管生产”发展农产品电商销售。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