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3年执行到位4.4万亿元,351万“老赖”履行义务
2019-01-22 17:20 人民日报
2016年至2018年三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042万件,执结193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

1月22日,由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世界执行大会在上海开幕,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开幕式。

会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16年至2018年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仗中的工作数据。亮眼的成绩单赢得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 

1、三年执行到位4.4万亿元

2016年至2018年三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042万件,执结193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

2、为6038万余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建立“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与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16类25项信息。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为6038万余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4136亿元,查询不动产信息984万条,查询到车辆5142万辆、证券1421亿股、渔船和船舶194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257亿元,有力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3、351万“老赖”迫于压力履行义务

2016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签署文件,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公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对其出行、购房、投资、招投标等方面进行限制。

从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累计限制1746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547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9万余人次。

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拒绝失信被执行人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247万余次,涉及资金达到114亿元。全国351万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4、网络拍卖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86亿元

全面实行网拍的法院达到3301个,法院覆盖率为93.7%。

从2017年3月网拍系统上线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网络拍卖量94万余次,累计拍卖标的物56.6万件,已成交27万余件,成交额6049亿元,标的物成交率70.8%,溢价率64.3%,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86亿元。

5、全国法院共进行区域执行协作66.7万次

最高人民法院研发事项委托系统,上线以来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共进行区域执行协作66.7万次,极大节约了执行成本。

6、共执结涉民生案件约55万件

2014年至2018年,法院系统在每年元旦春节前后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中,共执结涉民生案件约55万件,执行到位案款约239亿元,向约7万人提供司法救助,发放救助款约9亿元。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各地法院将继续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保障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以有效维护涉民生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的获得感。

7、执行领域规范数量超过2013年以前的总和

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共出台执行领域55项重要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数量超过2013年以前的总和。

8、对20年来的案件全面清查核录

全国法院对近20年来未实际执结或未规范结案的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清查核录,把1600余万案件录入执行案件管理系统。

9、建立四级法院执行指挥管理平台

建立完善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指挥管理平台,具有近20项功能,真正让执行管理“一竿子插到底”。

10、6亿人次收看执行直播

先后在多地法院举办40场“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累计超过6亿人次在线收看。

来源 | 人民日报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卢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