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观察员 知马力
2019年初,广东高校科研界就迎来一个大喜讯——捧回1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对于高校科研工作者来说,拿到这项重磅大奖,是很多科研人员的毕生梦想。
为什么这些团队能获奖?因为,这些捧在手里的这张看起来朴素的大红皮证书,背后无一不浸透着几代数十名甚至上百名科研人员的集体心血。
科研人员的“冷板凳”往往一坐就是几十年,却能把看起来冷门的项目做成了热门,在学术上领先全国甚至全世界。
比如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团队,他带头主持完成的成果“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获得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实际上,早在40多年前,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就已经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为什么水稻能杂交?上世纪90年代起,刘耀光院士便开始带着一代代博士生开始了对水稻杂交背后的分子机理的研究。
经过20多年几代科研团队的不断研究攻坚,2013年,该团队终于成功克隆出决定水稻能否杂交的一个关键基因——源于野生稻的新线粒体基因WA352;2014年,该团队又成功克隆出另一关键基因——Rf-4。
同样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吴珍芳教授团队,他主持完成的成果“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从1986年上大学开始,吴珍芳教授便跟养猪打起了交道。
时逢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很多人都觉得,学畜牧、养猪,能有什么搞头?吴珍芳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吃肉是一项重要的菜篮子工程,猪肉占我国肉类消费的63%左右,研究养猪很有意义。
从1998年至今,100多个研究骨干,1000多名研究人员,经过20多年的不懈研发,终于培养出了瘦肉率达66-67%的高效瘦肉型种猪,不仅让国人能吃上优质放心的猪肉,每年还能节约饲料粮140多万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奖“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也是从1994年起开始研究……
从20多年前到现在,一代代科学家、学子在接力研究中,耐得住实验室的枯燥,经得起一次次的失败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正如刘耀光的学生陈乐天所说:20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科学家都在做这项研究,只有我们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坐得了冷板凳,把“冷门”做成“热门”,是科研团队最引以为豪的成绩。
当今高校学术界,行政化、学术抄袭之风一度让人扼腕。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布,让我们再次看到,科研回归本真的力量。
科学问题永远都在,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原创,不跟风,通过数十年扎实的科研积累,攻克一个个世界级难题,为人类粮食安全、健康、高精尖科技等领域带来福音,这才是科学研究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希望未来,肯坐“冷板凳”的人越来越多。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