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养生注意保阴潜阳,这么做就对了

大寒|养生注意保阴潜阳,这么做就对了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中医药


1月20日迎来了“大寒”节气。

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过后,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轮回。

大寒,“寒气之逆极”也,

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阴极必阳,

此时寒冷的阴气达到了极致,

与之相伴的阳气也开始慢慢萌生。


大寒养生原则

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大寒是最后两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心肾阳气。因此,保护阳气是此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1 保证充足的睡眠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在起居上也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点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之,则容易耗损阴精,伤及肾脏,甚至有折损寿命之虞。


2 运动不宜过量

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




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3 注意全身保暖

大寒节气,天寒地冻,寒邪侵人,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中医认为,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心为阳脏贯通胸背,寒易从脚而生,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年老阳气弱者更应注意。出门应戴好帽子,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4 保持心情愉快

冬季白天短而夜间长,寒冷的天气、呼啸的北风、频发的雾霾,常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引发失落、沮丧等情绪,甚至患上抑郁症。




因此,要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积极乐观地面对寒冷的天气变化。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大寒养生的原则

“保阴潜阳”是本节气食养的基本原则。所谓“保阴潜阳”,是指饮食要有敛阳护阴的作用,这是因为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胡麻仁、鳖、龟、藕、木耳,这些食物都有滋阴潜阳的作用,可适当多吃一点。

冬季虽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切忌黏硬、生冷食物,此类属阴,易伤脾胃之阳,肾阳虚者,常易造成中气下陷、形寒肢冷、下利清谷等病证。

1.补肾壮阳栗子最好

栗子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又被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粮食树。它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在100克栗子中,含有碳水化合物44.8克,蛋白质4.8克,脂肪1.5克,钙15毫克,磷91毫克,铁1.7毫克,胡萝卜素0.24毫克,维生素C36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D、B1、B2等物质。




栗子也是一味良药。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等功效。适用于因肾虚所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脚不利,小便量多等;脾胃寒虚所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瘀血肿痛、筋骨痛等症。西医学认为: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有对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功能。


2.深冬餐桌上的学问

深冬是进补的最佳季节,因为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为下一年身体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解释,此时进补可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体内,滋养五脏。




食补之法,多性味平和,补益力缓和。故一般常人、老人、幼儿、体弱、病后康复等都可用此法。正如常言所说:“药补不如食补”,下面介绍一些冬季常用的补益食物:


鹅肉

广东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烧鹅。《本草纲目》中记载:“鹅肉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所以,常食鹅汤、鹅肉,人就不会咳嗽,并且常服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还有控制病情发展和补充营养的作用。鹅肉性味甘平,鲜嫩松软、清香不腻,在深冬食之符合中医养生学“秋冬养阴”的原则。


核桃

又名胡桃,在我国有“长寿果”之称。其义有二:一是说核桃本身寿命长,可连续存活和结果数百年之久;二是讲其果肉营养丰富,有强肾补脑之功,令人长寿。因其产热量为粮食和瘦肉的2倍,且含脂肪40%~50%,含蛋白质15%左右,故冬令常吃核桃,非常有益于健康。


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小便等功效。如用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煤气中毒所致的头晕、恶心;用白萝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等。


羊肉

性温,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羊肉含的钙质、铁质高于猪、牛肉,所以吃羊肉对肺病、如肺结核、气管炎、哮喘和贫血、产后气血两虚等一切虚寒证最为有益。



3.冬季补虚用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水鸡头等,为睡莲科植物芡实的种仁。


芡实味甘、性平,入脾、肾、胃经,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固肾涩精、补肾止泻、开胃进食之功效。芡实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如蛋白质、铁、钙、维生素B族、维生素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易消化吸收。


4.冬季进补一鸽胜九鸡

鸽子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肉嫩味美的肉类珍禽,自古就有“一鸽胜九鸡”的美称。




中医学认为,鸽肉味咸、性平、无毒,有滋阴壮阳、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之功,主治体质虚弱、消渴、妇女血虚经闭等症。乳鸽肉质细嫩,营养十分丰富。据现代科学分析,鸽肉含优质蛋白质可达到21%~22%,鸽肉消化率可达97%,而脂肪含量比鸡肉低,只占1%~2%。


此外,鸽肉所含的钙、铁、铜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B、E等,这些都比鸡、鱼、牛肉等含量高。同时,乳鸽的骨内含有丰富的软骨素,可与鹿茸中的软骨素媲美,经常食用,还可使皮肤白嫩。鸽子是近年来人们十分推荐的冬季进补之佳品。



大寒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冬天就快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来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