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汉感慨,原来地还可以这样种。算上这3亩,自己一个人已经种了6亩。这要放在以前,根本忙不过来。现在,有了水肥一体化系统,按个按钮,浇水施肥就由机器完成了,省了好多力气。
地上铺了银膜,不容易长草,省下了除草的时间和除草剂的费用,据说还能防一防蚜虫。
扶贫工作队从省里拿回来的种子,配合穴盘育苗技术,种到地里后长势格外喜人。
阿汉一圈走完,坐到田埂上点根烟。现在浇一片地也就20分钟的事,这根烟抽完,就可以关机器收工了。
扶贫带来的技术挺管用
水肥一体化高效蔬菜栽培模式推广产业
像阿汉这样种菜,在亨渡村已经不是稀罕事了,这得益于精准扶贫中引进推广的“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从2016年帮扶亨渡村开始,一直注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强化造血功能。针对村里耕地资源丰富而村民耕种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入“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推广,正落地开花,既有效提高了贫困户的耕种收入,又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受益。
蔬菜高效栽培,集合了水肥一体、浸种催芽、穴盘育苗、高垄深沟、膜下滴灌等一系列技术方法,能大幅提高耕种效率,再配合优良品种,达到良种良法配套、增产增收并重的效果。
在村里,运用这套方法栽培的辣椒、茄子,经过3-4个月的育苗和成长后,采收期可长达6个月,远远超过2个月的预计采收期。由于品相好,价格也比本地同类产品要贵2-5毛钱,遇上市场缺货,独此一家时价格更是蹭蹭上涨。
新技术的应用,是从4分地开始的
现在,村民们享受到了新技术带来的喜悦,对新技术,对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更加信任了。然而,对于习惯了几十年用老办法种菜的村民来说,接受新的东西并非易事。最初的信任,是在贫困户老黄的一片4分地里,和辣椒一起萌芽的。
时间倒回到2017年3月份,贫困户老黄的地里,扶贫工作队带来的农科院专家宋钊博士,正手把手教老黄如何在穴盘里填放育苗基质,如何正确放置已经催了芽的辣椒种子。贫困户和附近种地的村民赶过来围观。
在此之前,老黄自己育了一次苗,但是失败了,出芽率低,长出来的苗又稀稀拉拉。不只老黄,其他领了新种子的贫困户也都或多或少有这个问题。“林书记,你给我们的是不是陈年的种子啊?”“你放心,我们会和专家一起找出问题,给你个满意的答复。”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主要是浸种、催芽环节出现问题,村民常用的方法,对新种子不适用。于是,工作队和专家一商量,搞个田间现场教学,就出现了上述这一幕。
2017年4月,老黄的辣椒苗育成了,整齐、茁壮地立在穴盘里。专家教老黄起垄、定植,并搭建了简易水肥一体化设施。
2017年6月初,高产辣椒开始结果,枝头满满的果实,得用竹子搭起了架子撑着,才不会倒枝。老黄乐呵了,人也变勤快,隔天就到地里摘一次,因为专家告诉他,辣椒结出来后不及时摘会影响后面的生长。
2017年9月,正在摘辣椒的老黄看到我过去,远远的就直起腰来喊“林书记,他们(的辣椒)都死了,就我(的辣椒)还活着,都过来要我教他们”,一脸的骄傲。
在老黄忙着摘辣椒的同时,离他辣椒地500米远的地里,正在热闹的施工中。挖出深沟、起了高垄,铺水管、建水池,搭起了育苗棚,建起了工具房。这是一块8亩大的集中地块,正在建设村里的第一个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点。
这块地是村民老沙和贫困户老邬两家的。老沙家在老黄的辣椒地边上,亲眼目睹了辣椒的“野蛮生长”后,拉上老邬一起向工作队提出,愿意把他们的地做成试验田。
2017年7月,按照试验基地的标准,试验田建成了。在这片地里,实现了集中的自动化灌溉,合理分片区、分品种轮作,科学使用农药化肥,集成式农业初具雏形。通过试种,验证了目标类型的辣椒、茄子、西兰花等有较高附加值的品种对本地水土的适应性,以及上市后在周边市场的竞争优势。能种的好,又卖的好,就具备了更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
2018年春耕,40多户村民找到扶贫工作队要求代购种子及育苗的穴盘、基质等,良种良法在田野间逐步落地开花。
技术的落地开花,是各方合力的结果
2018年
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同志到亨渡村调研扶贫工作提了要求,“亨渡村推广良种良法种菜,是促进产业兴旺的正确路子,希望能总结前面已有的经验,继续扩大规模,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 |
帮扶单位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党委书记宫宇同志强调,“推广新技术种菜,受到群众欢迎和政府认可,说明公司定点帮扶主抓产业的思路是正确的。工作队要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地方党委政府进一步开展技术推广,公司给予全力支持”。 | |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亨渡村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在闲置多年的荒地上开工建设,首期规模30亩。这两个月的筹备只做一件事,解决土地流转卡脖子的问题。镇里的包村干部带着村干部,利用晚上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最终取得了近30户村民的同意,将地租给村委会统一管理使用。 |
开荒,拔掉满地的灌木丛,翻出新土,捡掉石头,挖沟起垄,农田恢复了本来的样子。改造,架起自动灌溉系统,铺上银膜,播下良种,农田焕发出新的面貌。有了前面的积累,加上各路专家的点播,工作队、村两委带着村民,不知不觉就把技术推广基地的活全部干下来了。一算账,造价还很便宜。
大家终于意识到,新技术在亨渡村算是真正落了地了。有了自己动手干事的底气,村里很快成立了“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小组”,制展板、发传单,走进田间地头去宣传,去推广。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有时候走在田间小路也会被村民拦下,“林书记,来教教我们种菜”,“我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种菜还得向你们学习”。
回顾推广新技术的历程,深感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地方政府的重视、帮扶单位的支持、专家的热心、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用心坚持、农业带头人的积极肯干、村民的勤劳踏实,真是缺一不可。
展望:从技术引入走向技术输出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
2018年12月,佗城镇新渡村的古邑佗城食品有限公司与亨渡村委会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由亨渡村向该公司的50亩辣椒基地提供“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服务。同时签订的,还有该公司将亨渡村农民合作社作为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意向书,承诺收购100亩以上的辣椒、豆角、苦瓜等农产品。
成功了?不,我们才刚上路呢。乡村振兴,要牢牢抓住农业现代化这个关键。在农业现代化的路上,亨渡村只是迈出了微小的一步,但是已经看到了前面的广阔天地。农业现代化,必然大有可为。
编辑:蔡晓丹
审校:胡海
供稿:南方电网
热文推荐
全国扶贫举报监督热线:12317
○
投稿邮箱:gdfpxw@163.com
○
扶贫政策丨扶贫动态丨经验交流
主办单位:广东省扶贫办
承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