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看教育|广州大学求建新校区,三个设想你看好哪个?
2019-01-16 15:02 羊城派 原创
广州市政协委员林清才建议,分别在南沙区、番禺区(新造大学城二期)和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知识城)三地择一建设广州大学新校区

文/羊城派记者 蒋隽

广州大学80%的教师不住校,长期被诟病“学生住校、老师走教”,背后的“苦衷”原来是:设计规模只有2万人,但现在学生已达3.5万人。1月16日,在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教育组分组讨论上,市政协委员、广州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林清才呼吁,广州大学急需扩建新校区。

规划容纳2万人,住了3.5万

“2000年广州大学合并组建之初,定位是以本科教学为主,规模为2万人,两个校区共占地1880亩。”林清才说,但如今学生已经达到34241人,比合并组建之初多了1倍多,在职教职工3000人,“本来规划住4人的学生宿舍,改为6人入住,很挤。”

“在广东省16个高水平建设大学中,广州大学生均用地面积倒数第一,只有0.065亩/人,是深圳大学的1/2、华南农业大学的1/3、中山大学的1/4。”林清才有点“郁闷”,“远远落后于省外规模相当的同类高校,如上海大学(0.081亩/人)、苏州大学(0.089亩/人)、宁波大学(0.154亩/人)。”

林清才认为,80%的教师不能在学校住宿,造成长期被人诟病的“学生住校、老师走教”现象,严重影响科学实验、科技开发和学术创新工作,不利于高水平大学建设整体推进。 

定位变化,急需扩大办学空间

林清才说,目前,广州大学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广东省和广州市共同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的发展定位发生重大变化。“60%招收广州市生源、90%招收广东省生源,省市一直希望广州大学扩大招生计划,但校园用地是一大制约因素。”

此外,广州大学还拥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等在广州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基础教育资源。广州大学在任何一个区域增设新的校区并建附属教育机构,都将成为该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资源。

“广州大学急需扩大办学空间。”林清才表示。

建议:番禺、南沙、黄埔三地择一建新校区

林清才建议,在南沙区、番禺区(新造大学城二期)和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知识城)三地择一建设广州大学新的校区(暂且称作“广州大学第二主校区”),占地面积500—600亩。

第一方案,在南沙区建设广州大学第二主校区。借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契机,主要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和高端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既可缓解目前南沙区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也可解决制约广州大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二方案,在番禺区(新造大学城二期)建设广州大学第二主校区。这里距离广州大学小谷围校区比较近,又在先前规划的大学城范围内,既便于高教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更符合番禺区政府将这一地区打造成未来的高新技术、国际教育示范园区的长期发展目标,也有利于广州大学就近调整学科专业、研发平台布局。

第三方案,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知识城)建设广州大学第二主校区。可以实现高端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产、学、研、企的有机结合,既可解决广州大学发展用地问题,也可缓解黄埔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解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