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黄宙辉
图/羊城派记者 邓勃 摄
中大挖出古墓,考古专业学生“喜提”现场考古实习机会。近日,这一消息羡煞许多高校学子。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大考古专业的同学们第一次“就近考古”了。
1954年和1955年,在中山大学的东北区先后发现双肩石斧2件,石镞1件,推断为新石器时代遗物。
1958年,在中山大学发掘出东汉后期墓葬一座。
1988年《中山大学学报》刊载的《中大校园的东汉墓》一文中显示:1981年4月,中山大学东南区电教大楼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东汉时期墓葬一座。附近还有不少明、清时期和近代墓出土。
经广州市文物主管单位同意,人类学系考古专业教师带领1977级和1979级全体同学,自己动手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
中大“古墓派”都有谁?
38年前曾出土东汉女性墓葬,随葬品相似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介绍,此次中大发掘出土的东汉墓,与以往在这一地区出土的东汉墓比较类似。
《中大校园的东汉墓》一文记载了1981年中大出土的东汉晚期墓葬详情。文中记载,该墓为砖室墓,出土随葬器物30多件,不仅有大量陶器,还有铜镜、玛瑙珠以及约3公斤颗粒完好的稻谷遗存。
其中,该墓出土的陶器与此次发掘的东汉墓出土陶器大多类似,如陶塑猪、牛、羊,陶罐、陶壶、陶案等。
不同的是,1981年出土东汉墓还出土了一面简化规矩四凤鸟纹铜镜,5颗晶莹发亮的玛瑙珠,以及陶纺轮等,考古专家据此判断,墓主人应为女性。
陶塑牛、羊、猪价值如何?
东汉墓中较为常见,反映当时“六畜兴旺”景象
此次发掘的东汉墓也出土了大量动物陶俑,其考古价值如何?
根据相关资料,陶塑牛、羊、猪、鸡、鹅、鸭等在广州出土的东汉墓葬中颇为常见。
《汉书·南粤传》记载,汉高祖和惠帝时,岭南地区还需从中原输进铁器和牛、马等大牲畜。专家认为,这些家禽、家畜的明器大量出现,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呈现出“六畜兴旺”的景象。
“通过这次考古发掘,也证明了中山大学(马岗顶)这一带,尤其是马岗顶的东北区确实以前是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宋中雷说。
为何中大频现古墓?
位于地下文物埋藏区,百年前购康乐乡坟山扩建校园
此次发掘的千年汉墓也掀起了中大学子们的“考古”热情。
记者检索公开资料发现,近年来,中大发掘的古墓也不少。2014年,中山大学(南校园)所在的“康乐村-新港西路”一带被公布为广州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
2006年,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科技综合楼建设工地发掘、清理出古墓葬22座,包括西汉土坑墓8座、东汉砖室墓3座、三国时期砖室墓1座、晋南朝砖室墓10座,出土文物近300件套。
2017年10月,中大博物馆工地发现东汉墓1座、唐代灰坑1座。
考古专家介绍,汉代海珠区并不是现在的一个大岛屿,而是以宝岗、晓岗、赤岗、马岗顶等高地为中心形成的小岛。古人去世后,往往找就近的山岗地带埋葬,这些山岗丘陵常常是古人去世后埋葬的地方。
中大隔着珠江,所以发现墓葬数量不算多,但汉代也有不少,可以推断这里早在汉代就有人居住了。广州文物考古部门曾经在这一带发现过唐代的水井,表明唐代这里已成为人类生活区。
记者查询公开发表论文发现,1904年私立岭南大学(当时名为“岭南学堂”)迁建广州河南岛(今海珠区主岛)康乐乡,校园占地约35英亩。1913年5月,该校因购康乐乡附近的坟山,被坟主状告毁坟。在报纸刊登买地告白后,校园面积不断扩大,至1918年已达135英亩。
上世纪初期,根据学者调查,河南岛是一副“田、园、墓、庐”的乡村图景。直至上世纪90年代,广州仍流传着“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的俗语。(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校园内藏两座王陵!广州多所大学都是“风水宝地”
大学校园挖出古墓,在广州,实际上已经不是稀罕事。尤其是坐拥10余所高校的广州大学城,在开工建设时,更是发掘出了两座五代十国王陵——南汉高祖刘龑及其兄长刘隐的陵墓,可谓是一片“风水宝地”。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04年9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番禺小谷围岛内发现文物建筑48处,地下文物埋葬区15片。在岛内共抢救发掘古墓葬、古遗址150座(处),清理文物近3000件。
考古发掘材料显示,至迟从西汉晚期开始,小谷围岛已被开发利用,宋代以前,小谷围岛可能一直是主要作为墓葬埋藏区来利用的。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
南汉二陵:开国皇帝刘岩“康陵”、其兄刘隐“德陵”
2004年,广州大学城考古发掘出被誉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南汉二陵”——五代十国之南汉国的开国皇帝刘岩的陵墓“康陵”以及其兄长刘隐的陵墓“德陵”。
已发现的康陵陵园位于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校区的建筑绿地上,四周绕以平面长方形围墙,东西宽约70米,南北长约150米。
德陵距离康陵800米,虽未发现陵园建制,且墓室被盗,但墓道中出土的青瓷罐和釉陶罐,是广州第一次发现如此众多的五代瓷器,是五代青瓷中的上品。
2006年,南汉二陵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6月,耗资3.2亿元的南汉二陵博物馆局部开放。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
广州最大石砌山手形明墓:明代石人石马墓
刊与《广州文博》的《广州大学城金银山明墓小考》一文指出:2003年,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广东工业大学校区,发现一座玄武岩砌筑的明代山手形夫妻合葬墓。其结构基本完整,形制规范,雕刻精美,对于研究岭南地区的明代墓葬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05年9月,该墓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8年又入编《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称此墓为“曾豫斋夫妇合葬墓”,报刊及网络则多称“明代石人石马墓”。该墓距今400余年,被认为是目前所知广州地区最大的石砌山手形明墓。
广州大学:
多座东晋砖室墓
1986年8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在广州大学校园内发掘3座东晋砖室墓,出土铜器、青釉器等文物数十件。
1989年3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在广州大学清理1座东晋砖室墓,出土1方墓志砖,阴刻“甄寿亡亲解夫人墓”,这在广州地区还是首次发现。(张璐瑶)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