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新青年王建涛,是中国广核集团的一名核电站发电机检修工程师,已经在一线工作了22年。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机组全部都是进口的,技术先进。深圳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大家充满了向往。1996年,中专毕业的时候,为了能在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我来到了大亚湾核电站。
虽然知道大亚湾核电站是外国进口的技术,但是没想到,一把手也是外国人。更惊讶的是,连马桶、路灯杆、下水道井盖都是进口的,上面印满了外文。
我一开始的工作是负责核燃料装卸系统的电气维修。这是我们电气专业最复杂的系统之一,维修手册就有几十本,摞起来比人还高,而且内容全是英语的。每次大修,厂里要请四个外国专家,每个外国专家每天要给一万多块钱。那个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块钱。
主管跟我们说:“咱们干核电,要干就干最难、最有技术含量的!我希望你好好干,以后咱们不再依赖外国专家啦!”为了实现不依赖外国专家、独立自主的愿望,我静下心来努力钻研,在这个系统一干就是十年,终于实现了自主化检修。
在放射性物质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核能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核电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我们每五周需要参与一次应急值班。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应急人员不得撤离,反而要像消防员那样冲上去,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核电站工作,绝大部分员工不会接触核辐射,只有一小部分人需要进入辐射控制区工作。他们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受到的辐射也处于非常安全的范围内。我在核电站的第一份工作,可能会受到小剂量的辐射。虽然已经知道我们接受的辐射剂量不会影响健康,但那个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因为自己很年轻,倒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会不会影响下一代。
这种担心,在一次更换燃料池水下照明灯的时候达到了极点。因为我操作不慎,照明灯的电缆突然一摆,蹭到了我的脸上,好像还碰到了嘴唇。我吓坏了!主管师傅立即带我去找辐射防护人员做了两次检查,结果都显示我没有受到污染。
然而,我还是害怕得几天都睡不好觉,鼓起勇气跟主管说:“我不想干了,给我换一个不用进控制区的工作吧!”主管说:“工作总是有风险的,你看那么多师傅,进控制区工作的次数比你还多,他们的体检报告都在这儿,你看是不是所有的参数都很正常,有什么问题吗?”
虽然检测报告让我稍微松了口气,但那个时候就想:在核电站,人难免会犯错误,是影响安全的不确定因素。一旦出错,就可能造成设备损伤或威胁人身安全,一定要想办法让机器代替人来完成这些高风险的工作。
2006年,我检修的对象变成了发电机,它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最后一环。为了使检修更安全、质量更好、更自动化,我依然在坚持发明和改进检修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今,我已经申请国家专利88项,个别工具的性能已经超过了美国同行的同类产品。
比如我发明的发电机定子线棒全自动吹扫装置。发电机定子线棒是对外输出电功率的部件,相当于我们人体的肌肉。定子线棒的内部像人体血管一样复杂,检修中我们需要测量它的绝缘状况,要把它内部的水分完全吹干,相当于把肌肉风干。2006年以前的吹扫方法需要十天以上,而且需要人工值守、日夜加班,十分辛苦,一不注意就可能出错。
为了找到更好的办法,我自己画图、加工模型,并且买来了设备。这其中最困难的是编程,因为我是搞电气的,以前没学过。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抱着一寸多厚的手册学习编程,有时候太晚,干脆就睡在办公室。
伴随着无数个冥思苦想的夜晚,我发明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装置相继投入应用……2017年,安全性和速度进一步提升的第五代发电机定子线棒全自动快速吹扫装置,将吹干时间缩短到8小时以内,比当年的十几天快了几十倍,而且单次应用可以节约90人工日。
这套装置是全自动操作,你按下启动键就可以回去喝茶了。它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司的科技进步奖,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给出的鉴定结论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我们的梦想是要成为检修界的苹果公司。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做到自力更生、创新进取。可喜的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广核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当年的全盘进口,实现了今天的技术出海。这两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成功走向西方发达国家。
我所做的事情,是把核能安全转化成电能的重要一环,它关系着国家电力系统的运转,关系着国家核电安全的保障。让发电机检修变得更安全、质量更好、自动化程度更高,是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小领域精益求精,让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那么我们国家就能更好地实现独立自主、创新向前。
我是新青年王建涛,我为坚守在一线的技术人员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