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儿童体质差,是否需要补一补?
2018-12-25 11:27 羊城派
儿童进补,把握三大原则

文/图  羊城派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近日,广东天气在夏季和冬季之间来回穿梭,忽冷忽热,考验着大家的耐受力。有一些孩子一遇到降温,碰到风吹草动,就感冒发烧、流涕咳嗽,家长总觉得是因为孩子体质差,需要强身健体,最好能够给他补一补,增强抵抗力。孩子到底该不该进补?又该如何进补调理体质?面对诸多家长的疑问,记者特别采访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任余德钊,请他给家长们一些指导。

小儿急诊科24小时都忙绿

体质差要找准原因

孩子经常感冒发烧,家长会觉得孩子体质差,需要补一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任余德钊指出,感受风寒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没有经常洗手、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人群多的地方没有戴口罩……当然,有一些孩子是因为脾虚,消化功能不好,饮食不佳,身体发育不良,自然抵抗力就会越来越差。一遇到降温的时候,就会出现受凉感冒等。

所以,如果孩子经常感冒,要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想着进补。

山药、扁豆、麦冬都是常给孩子调补脾胃的药材

如果孩子真的是脾虚,出现舌质淡、舌苔白厚、口气重等症状,给孩子补脾最简单的方法,首先就是少吃多餐、饮食种类不要太复杂;其次还可以用太子参、白术等给孩子补脾,在食物可以多选择山药、炒扁豆、茯苓、芡实等健脾。冬天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核桃、板栗、芝麻、黑豆、黑米、羊肉等补肾强身。

儿童进补把握三大原则

如果孩子经常生病,阳气最容易为疾病和药物所损,阳气不足,本来稚嫩的脾肾就会更不足,就会出现虚寒之症。按照中医理论,“虚则补之”,此时需要升扶阳气,进行调补也是必须的。

与成人相比,小孩子是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功能尚未健全。余德钊强调,儿童进补需要辩证施补,不能乱补,进补时需要把握一下三大原则:

(1) 先去邪后补虚

在给孩子进行调补之前,父母应该先观察孩子有没有感冒、腹泻等情况,如果感冒未清或者有腹胀、腹痛等不适,则不能贸然进补,需要等这些疾病都治好了,才可以进补。

因为人体无论患何种疾病,体内各个脏器的正常的生理功能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此时脾胃的受纳、消化和吸收功能失调,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一般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和食物都有温热和高蛋白、高脂肪的属性,这样的营养品吃下去,势必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原有的疾病病程延长。所以,在进补之前,必须先治好疾病,只有等到疾病康复,并且能够正常饮食才可以进补。

(2) 补益轻灵,不要太致密

余德钊认为,小儿调补应该本着轻灵的原则,不要补得太过。“一次吃太多,可能会导致脾胃失和,得不偿失。”所以儿童进补,应该以启动机体为度。因为儿童的机体就像初生的太阳,同时又像一台崭新的机器,只要适当调补将机体调动起来,就达到目的了。因此不要补得太重,也不要补得太久。

陈皮理气、消滞,可帮助孩子消化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大便、口气、舌苔、睡眠,如果有1-2样不是很正常,那么就要马上给孩子助消化,每一餐少吃一点,减少肉类食物或者加一点陈皮、谷芽等以帮助孩子及时助消化。

(3)不可太滋腻

对体弱儿童进行调补,不可太过滋腻,否则会造成难分解、难消化、难吸收的状况,而且如果用重药滋补,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内脏功能。余德钊说,鉴于儿童的身体状况,可用“肝长余而脾常不足、心火常亢肾气不充”来形容,常有肝火但肺脏娇嫩,心火偏盛而肾气不足。

脾胃较差的孩子,可以常吃粥补脾胃

专家建议,进补的时候主要以补脾平肝、清心补肺肾为主。同时,建议平时不要给孩子吃生冷寒凉的东西,尽量吃些软烂的食物。

Tips:补脾、补肺、健脾养胃汤推荐食疗方(3-10岁儿童)

1、补脾推荐用西洋参煲瘦肉。每次3-5克西洋参,加1-2两瘦肉,煮汤1-3小时,喝汤。一般3-4次即可。

2、补肺则推荐用10-20克黄芪再加1-2两瘦肉,煲1小时或喝汤,一般3-4次即可。

3、健脾养胃则可以用白术15克、陈皮1克、山药10克、太子参5克、谷芽5克煲汤。一周1-2次即可。(天天养生)

来源 | 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编辑 | 余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