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黎存根
随着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因各种原因在城市大街小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僵尸车”。
“僵尸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僵尸车”对交通发展有哪些危害?
122交通网发布北京工业大学关宏志教授的调研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型车辆的增加,许多性能落后但尚未进入报废阶段的车辆进入了停用、等待报废的“灰色地带”,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由此产生了一部分闲置机动车,逐渐成为“僵尸车”。
该次调研显示,人车长期分离是“僵尸车”产生的直接原因:
人的自然迁移(如车主长期出差、迁徙外地或者移民国外)、生老病死或发生意外等原因,致使车主无法使用、移动或者管理其所有的机动车,也没有或无法委托他人使用、代为管理,导致长期人、车分离,车辆长期无人管理和停放不动,从而形成“僵尸车”。
而城市车辆管理相关政策是“僵尸车”产生的间接原因。
例如,在一些实行“拍卖”政策的城市,购买车辆牌照的成本与日俱增,有些城市车牌照的拍卖价格甚至远远超出了一辆普通小型车辆的价格,虽然闲置车辆的车牌照出让可以获得一定收益,但随着车牌照拍卖价格的水涨船高,对于已经拥有车辆的人来说,让车辆闲置的成本要比以后重新获得车辆的成本低得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调查还显示,车辆强制报废制度不完善是“僵尸车”产生的原因之一;低廉的停车成本和松弛的公共空间管理是“僵尸车”存在的温床以及“僵尸车”的强制收缴处理存在法律空白。
对于“僵尸车”蔓延的治理,相关专家认为,首先应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其次健全与公民的征信系统建设相关联;最后,应完善车辆报废流程。(羊城汽车圈)
来源 | 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编辑 | 刘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