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陈泽云 通讯员 郭哲涵 郭桂香
广州市内又一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日前,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广州黄埔区揭牌,该创新中心将致力于开展工业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等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助力广东智能制造业升级,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据悉,该创新中心由广州瑞松科技协同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国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与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共同组建,是广州市成立的第三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刘尔彬表示,工业机器人作为支撑制造业智能化的关键装备,正在向生产制造各领域各环节普及渗透,加速变革既有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据悉,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划,到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业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产业销售收入将超3万亿元。近年来,广东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已经占到了全国的1/3。
不过,多位专家指出,我国当下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存在核心技术缺失和产品可靠性水平低下两大主要瓶颈问题。
“中国的机器人应用量在全球是最大的,但是,由于高校端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还停留在实验室内,而产业端的企业技术研发又停留在仿制上,真正的核心技术很难有人来做。”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院士指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宋晓刚同样指出,目前我国的机器人科研成果的转换率仅仅在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平均水平。
据介绍,新成立的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将针对这两大痛点,开展工业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共性技术以及质量可靠性技术与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创新中心的成立,最重要的是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解决行业的共性技术,促进广东省量大面广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再就是推进机器人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从自动化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宋晓刚表示。
记者了解到,创新中心将以技术实现、产品保障、成果转化为核心,解决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质量瓶颈以及推广瓶颈问题,打通创新链,实现技术推动;同时以标准制修订、人才培训、合作交流为辅助,解决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标准缺失、人才匮乏、交流不畅的问题,打造开放性平台,实现产业支撑。
根据规划,该创新中心每年将完成 5-10 项技术成果,每个成果项目预计转化后三年内可产生5000万至1亿元左右的产值规模。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