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忽视!肚子上鼓起的“小包”有可能是大病的征兆

别再忽视!肚子上鼓起的“小包”有可能是大病的征兆

广东发布


肚子莫名其妙鼓起了一个“包”

不痛不痒

久了除了不习惯

也没觉得不方便

这样的“包”要留着么?


且慢

这种“包”虽然暂时不痛不痒

但痛起来却会要人命!

这有可能是“疝气”


本期医问医答,广仔邀请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医学博士杨景哥

来给大家聊一聊疝气!


什么是腹股沟疝?


疝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其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体脏器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而引发的。腹股沟疝是人体最常见的疝气,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或移位而形成包块,进一步又分为直疝、斜疝和股疝,这几种疝病都属于高发疾病



哪些人群容易会发生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的发生原因包含先天与后天因素。


先天原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男婴睾丸精索下降至阴囊、女婴子宫圆韧带都需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造成腹股沟区存在先天薄弱;腹壁肌肉在腹股沟区移行为膜状结构,强度较其他部位下降。这是腹股沟疝发生的先天因素。


后天因素包括:引起腹腔压力增高的原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肝硬化腹腔积液、举重、婴儿经常啼哭等;肥胖、老年、营养状况差、吸烟则是引起腹壁强度下降的原因,也可以导致疝气发生。


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会发生腹股沟疝后,就容易理解哪些人群容易发生腹股沟疝了,包括:经常啼哭的婴幼儿、吸烟者、肥胖者、营养不良者、存在腹压升高者,以及老年人。


得了疝气会有哪些症状?


腹股沟疝的症状表现为左右大腿根部鼓起的包块,包块刚开始一般比较小,通常在久站久坐或运动后出现,平躺消失,可以没有任何感觉。


随着时间延长,包块会逐渐增大,甚至可以比鸡蛋、鹅蛋或者拳头还大,伴随会有酸胀疼痛感觉,一般不剧烈,可以进入或不进入阴囊,站立即可突出,平卧后需要用手缓慢按压才能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按压的时候还可以感觉到有气体在包块内流动。这一阶段,叫易复性疝。


当包块突然增大(一般是在强力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按压包块不能缩小,并且发硬,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这个时候,表明疝气出现了严重的结果:肠子或大网膜卡在包包内,发生了嵌顿!如果还不及时就医处理,下一步就会出现寒战发热、心跳快、全腹疼痛的症状,而腹股沟区的包块也仍然存在,这表明嵌顿疝已发展为绞窄性疝,疝内的肠管、大网膜出现了坏死、穿孔,导致了腹膜炎和全身的感染性休克,从而危及生命!这就是疝气最严重的后果!


疝气该怎么治疗


疝气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因此,一经发现,均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和治疗。对于小于1岁的婴幼儿疝气,在婴儿发育过程中,腹壁逐渐加强,疝气可能可以自愈。


成人腹股沟疝只有通过外科手术才能获得痊愈,网上流传的注射治疗、中药治疗等方法,均无法治愈。目前,使用补片的微创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首选的方法。微创技术的应用,只需要在腹壁开三个0.5-1cm的小口,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当天即可进饮食,当天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并且还可以发现另外一侧没有症状的腹壁缺损并同时修补。补片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疝气的复发率,使患者减少再次手术的痛苦。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伴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疝带对症治疗,但是,长期疝带的使用,可能会引起疝内容物的粘连,增加嵌顿的机会。


专家提醒:腹股沟疝虽是小病,但可能出现危害生命的结果,发现后务必尽早就医。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轻松解决腹股沟疝的烦恼。


福利

10个杨景哥专家号



杨景哥,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一区区长,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首届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


专业特长:

1. 胃肠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的诊治,尤其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2.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胃旁路手术及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所进行的1600多例患者,取得良好的减重及降糖效果。

3.疝气的微创手术: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腹壁切口疝、食管裂孔疝、膈疝。

4.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颈部无疤痕微创手术。


获取方式


1、关注“广东发布”微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2、进入“广东发布”微信,在对话框发送“疝气+全名+想获得专家号的理由+手机号”,后台将抽取10名留言者获得专家名额!


3、被抽中的网友及具体福利领取方式将通过电话进行通知。


Tips:报名者填写资料须与享受福利为同一人;并请正确填写与诊疗卡或身份证相符合的全名(请勿填写昵称或“X小姐”“X先生”)。


医问医答

本栏目每周更新一期,旨在为小伙伴们普及健康医学知识,提供健康福利,一起学习守护身体健康。


策划:广东发布、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