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冯雅琳 刁定宏
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重要支柱性产业,推动每年逾2亿人次游客省内乡村旅游,打造世界级文化和旅游高地……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接受了羊城晚报等三家媒体的专访。这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10月25日正式挂牌后,其“一把手”首次与媒体详细畅谈广东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构想。
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重要支柱性产业
羊城晚报:目前,广东文化和旅游业的“家底”有多厚?
汪一洋:2017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800亿元,占GDP的5.37%;旅游产业增加值达5780亿元,占GDP的6.5%。两者合起来再剔除交叉部分,占GDP的10%左右。我们要把文化和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
羊城晚报:文化+旅游,如何实现“1+1>2”?
汪一洋: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后,社会对我们的祝福是:“诗与远方走在一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和旅游融合,可以“如虎添翼”——文化的内容有了更多传播渠道,而旅游有了更充实、丰富的内容,对文化事业和旅游事业都是极大的推动。
文化旅游业既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又是能够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拉动消费的自主产业,其中大有可为。我们要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旅游业的认识,找出短板,采取有力措施,使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比翼双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形成“1+1>2”效应,再创新的辉煌。
推动每年超2亿人次省内乡村游
羊城晚报: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上,如何发挥文化旅游业的作用?
汪一洋:省文化和旅游厅落实省委全会提出的“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四变工程,重点在粤东、粤西、粤北各市组织实施“五大行动”,包括乡村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提升行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行动,文化进村、引客入村行动,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行动,乡村文旅人才培训行动等,以激活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其中,2019年全省按标准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将达到2.5万个;组织地方戏曲进村下乡演出1300场次;加快旅游咨询中心、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乡村旅游“八小工程”建设;加强乡村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供给,利用古村落改造等形成新的旅游景点,积极建设旅游风情小镇;推出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上山下海 广东人游乡村”等系列活动,推动每年超过2亿人次游客开展省内乡村旅游;推动古村落、红色革命遗址等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打造南粤古驿道11条重点线路和8个示范段。
在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实现区域协调上,我们要发挥文化旅游业的作用,特别是在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活化乡村的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作用,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支柱性产业,使老百姓、农民能够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奔小康。
大湾区构建文旅世界级高地
羊城晚报:广东将如何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文化和旅游合作?
汪一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央战略决策,也是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我们要集中全省之力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除了经济融合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人文的交流。促进人心相通、文化交融,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粤港澳三地都属于岭南文化地区,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交流起来有很多便利条件。我们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既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又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和旅游。
我们要牢牢把握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机遇,充分利用大湾区内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打造世界级文化和旅游高地。借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战略,进一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旅游先导作用,推动休闲湾区建设。构建多元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大项目建设带动旅游产业融合,推动文创旅游产品研发,丰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利用大湾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优势,优化整合三地资源,强化三地合作联动,提升文艺原创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艺精品生产源地。
政企合作共推文创产品开发
羊城晚报: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广东有何设想?
汪一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也在要求让文化产品活起来。故宫一年的文创产品销售10亿元,其中企业能够收到约5亿元,超过很多上市公司。文创产品能拉动经济,所以我们也要开发和推广。
我们要把文创产品的开发纳入文化产业中,这个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目前,很多旅游纪念品的档次较低,制作不够精良,题材雷同。今年,我们在省内又推了16家单位开展文创产品的开发。下一步,我们不是一家做,而要与社会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文创产品的开发。
非遗保护要使其获得持久生命力
羊城晚报:广东是非遗大省,如何进一步保护非遗?
汪一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瑰宝,因为前期不太重视,现在要“抢救性”保护它。我们要让非遗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在我们生活中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变成遗产送到博物馆,大家只能在博物馆里看。所以,对于非遗保护,我们的目标是使它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发扬光大的根基,在新的时代、新的条件下,使它有发展空间。我们现在也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
羊城晚报:粤剧是岭南艺术瑰宝之一,如何去进行传承与创新?
汪一洋:粤剧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
在粤剧保护上,我们下了很大功夫。比如粤剧进校园,开展相应专业的艺术院校学生的培养,打造精品剧目,推进全球交流等。要发挥粤剧的世界级影响力,它在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都很有影响力。
对于粤剧,我们要创新,要“老瓶装新酒”“新瓶装老酒”“新瓶装新酒”。“老瓶装新酒”,即程式是原来的,但演出内容是现代的;“新瓶装老酒”,即演出剧目是原来的,但表现方式变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既要有“新瓶”又要有“新酒”,目的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