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南越王宫博物馆,读千年蜀道故事
2018-12-02 09:57 羊城派 原创
蜀道石刻题记展,展至2019年2月28日

文/图  羊城派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梁艳萍

11月30日,“古道沧桑——蜀道石刻题记展”在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曲流石渠遗址主楼二楼临展厅开展。该展由南越王宫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南方科技大学社科中心文化遗产实验室协办,将展至2019年2月28日。

千年蜀道闪烁中华文明之光

蜀道是历史上由关中南下,翻越秦岭、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的数条道路形成的交通系统。千年蜀道闪烁着辉煌的中华文明之光,自先秦以来,这里便与外界有沟通和交流,人们通过开山造路、栈道搭架等技术,逐步形成了连接古代中国关中腹地与西南区域中心的交通要道,至今已两三千年。现蜀道(金牛道广元段)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古诗,千年流传,道出了它的艰险、奇峻。除了自然风光,蜀道沿线还散布着数量众多的碑刻、摩崖石刻,文化遗产丰富,其时代可以上溯秦汉、下至明清民国。这些石刻题记既有开凿于悬崖峭壁上,尺幅巨大的诗歌题咏;也有开凿于崖洞内,为家族传承的家训家规、劝学导言;还有为修路架桥、开凿石窟种种功德而刻的修路记、功德碑、发愿文等。这些史书般的文字记载着这里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见证了古道的沧桑,无声地告诉世人这是一条绵延千载的中国古代交通活化石。

荔枝道是最富传奇色彩的蜀道

该展览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悠悠古道》,通过图文结合形式介绍蜀道的主要交通道路,以及历史上蜀道的开辟与变迁;第二单元《蜀道遗珍》,就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四个部分,分别精选出蜀道沿线区域的代表性石刻题记拓片共40件,这些石刻文字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水准和学术研究价值。其中,《石门颂》为出自陕西汉中市褒斜石门栈道的“石门十三品”之一,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的经过。该石刻刻于东汉永平九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被书法界公认为是古隶中最早,占据首位的刻石。

在诸条蜀道中,荔枝道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条道路。因唐代天宝年间北运杨贵妃所嗜荔枝而极具盛名。荔枝道仅1000多千米,里程最短,是唐代专供涪州优质荔枝运输到长安的驿道。唐以后荔枝古道功能已大大延伸,成为川陕人流物流的千年通道,商贩必经的重要“茶道”和“盐道”,沿线题刻也较为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出的这批石刻题记中,还有反映蜀道民间生活的告示。其中,明代《巡按御史严禁酗酒示谕碑》石刻内容显示,规定“今后军民各宜节饮保身,有纵酒者许保甲擒拿并酒家一并惩治枷号”。还有刊刻时间为万历九年的《都察院禁止早婚示谕碑》规定,“今后男女婚(配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林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