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了解一下精神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吧!

一起来了解一下精神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吧!

江门高新



大家好!

我是小治,

是社会治理家族的成员。

11月13日至14日,

我们家族开了一个培训班,

想知道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吗?


← 左右滑动查看活动现场图 →


下面,

请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精神疾病吧!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社会等有害因素的不利影响下,大脑出现紊乱,表现为精神活动失常,是脑功能失常的总称。分为精神病、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四类。


其中,精神病是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是由于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大脑功能紊乱。临床上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智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失常,症状主要表现为错觉、幻觉、焦虑、淡漠、妄想、自智力障碍,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简单来说,精神病是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会为病者带来思想、情绪和行为上的转变,在日常生活、工作、社交。


很难理解?NO NO NO


前不久在重庆发生了这样一出悲剧。一对小夫妻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争吵起来,眼看越吵越凶,妻子摔门而出,准备开车离开。丈夫见势拦在了车前,两人就这样争执了好久,谁都不肯让步。眼瞅着妻子发动了汽车,丈夫张开双臂用身体挡住车不让其离开,并猛烈捶打挡风玻璃。突然间,车子加速,车前的丈夫被狠狠甩了出去,后脑勺着地。120到的时候,丈夫已经没了生命体征。事后妻子被逮到警察局,据说她整个人都是懵的,嘴里念叨着一句话:如果当时不那么生气就好了……只可惜生活没有如果。


wode

情绪生病,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情绪病。情绪病属于轻性精神疾病,常见的有焦虑症和抑郁症两种。近年来,社会治理领域由于情绪失控导致行为失常的案例日趋上升。究其原因,除了日积月累的压力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它缺乏认知和了解。



来,测试一下!

Test.1你认为患上下列哪种精神疾病后果可能更严重?


A.重性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

B.轻性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


Test.2 辨识身边的重性精神病人:


A.小明失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已经三个月没有参加朋友组织的活动了,连最喜欢的钢琴也尘封起来,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体重下降厉害。


B.老王正蹲在地上给心爱的兰花换土期间,突然心跳加速、呼吸困难,除了眼前的花盆其他景象都在扭曲,想原地坐下来休却发现自己全身不能动弹,想呼叫但说不出话。持续十分钟后,全部症状消失。老王此前没有患心脑血管疾病,此事后吓得赶忙去医院做身体检查,体检报告除了血脂血压高了点,其他指标都正常。


C.Lily是高三学生,还要四个月就要参加高考,目前的成绩距离重点本科线还有20分的差距,她很着急。除了应付高强度的复习外,还自我加压每天额外完成其他测试题。宿友劝她好好休息保存体力,她却说每天晚上都在宿舍听见班主任的声音从窗户旁边的大树传来,对她说:“要复习,快复习”。因此她近来晚上睡不好,精神很差。可是,宿舍的其他同学都没有听见。

【答案】

Test1 根据反向思维定律,你有考虑选A对不对?因为你知道,重性精神疾病并不是那么可怕,一般来说,患者如能按时吃药,配合药物治疗,便能使阳性症状如幻觉、幻听、妄念等受到控制,而阴性症状也可以通过辅助治疗使病患者能够如常生活的。根据香港地区相关研究数据,只要在年轻时首次病发及配合治疗,日后不再复发的几率达80%。


而轻性精神疾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病患者除了受情绪、睡眠的困扰外,身边的家人在照料上也需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在香港地区,抑郁症的自杀率致死率高达30%,是一种能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可能成为除心脏病外第二大残疾类别。


总的来说,重性精神疾病和轻性精神疾病并无严重与否之分,只是患者承受的痛苦有所不同。


Test 2 三个选项症状分别怀疑为精神疾病里面的抑郁症、惊恐袭症、幻觉/幻听(思觉失调)。只有第三个属于重性精神疾病(早期)。



重点来了,精神健康管理与社会治理有什么关系呢?


精神健康管理既属于个人问题,也属于社会工作范畴,需要完整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来支撑,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则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它贯穿了社会治理“五治”(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的全部领域。


政治:在重大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注重疏导不公平感,避免过激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


自治:精神健康问题的自我识别、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甚至通过学习情绪急救技巧,能有效防止我们在愤怒下做出不理智行为,从而减少恶性案件的发生。


德治和法治:就是从内心、从人的素质上要求来自觉遵循社会俗成和行为规范,对法律心存敬畏,只有健康的社会心态和健康的精神状态才能对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能保证从根本上遵纪守法。


智治: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都是社会治理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惠者。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精神风貌,才能保证社会治理创新格局的顺利搭建和有效运行。



本次学习到此结束,

期待与大家下次再见!


来源:感谢王颖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