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文明确医联体建设:2020年所有二级医院全部参与
2018-11-15 21:45 羊城派 原创
广东人今后的看病习惯或真正被改变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医联体究竟要怎么建?广东有了明确指引。

11月1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公布了近日由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联合制定并印发至各地的《广东省医联体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称“指引”),明确到今年年底前,每个地市至少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到2020年,全省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院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该指引的出台,意味着广东人今后的看病习惯或真正被改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医联体内人员流动不受编制限制

广东医改的重头戏在强基层,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医联体是十分重要的手段。那么,广东医联体建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指引明确,到今年11月30日前,全省各地市要完成辖区内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规划,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具体而言,即以地级市的区域和县域为单位,将服务区域安装医疗资源分布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建设覆盖网格内所有人群的医疗集团或医共体。每个网格由一个医疗集团或者医共体负责。在规划布局医联体过程中,要将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对于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举办医疗,也可以牵头组建医联体。

指引特别强调,要率先在省财政支持的15个县域医联体试点县探索建立区域医联体编制统筹使用机制,医联体内人员流动不受编制性质限制

明年全面开展医联体绩效评估

另外,指引明确,到今年年底前,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选择一个区为试点,结合实际,推行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管理经验;2019年,全面开展医联体绩效评估工作,推动全省医联体建设取得实效;2020年,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全省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院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牵头医院主要负责急危重症和专科诊疗

那么,医联体将如何发挥作用呢?指引明确,医疗集团或医共体由区域三级或者业务能力较强二级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牵头,联合辖区内以康复医疗和中长期护理为主的二级、一级医院或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以及若干网格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构成,要建立由牵头医院负总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分工负责,防治康护协同,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此外,指引还明确,医疗集团和医共体为网格内全体居民提供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明确的功能定位。牵头医院负责急危重症和专科疾病诊疗,慢病防治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提供出院后延续功能康复、慢病诊疗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基础医疗、中医药防治、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

与此同时,省部属医院(含中医医院)利用专科优势,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重点布局发展县域内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及卒中等五大急救中心、儿科、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等重大疾病和薄弱专科联盟。

牵头医院每周至少派驻5人下基层工作

那么,医联体建设中,究竟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下沉呢?指引明确,牵头医院向医联体其他成员单位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原则上每周至少派驻5人次到每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工作,成员单位不足的医务人员由上级医院轮流下沉补充。

以重大疾病单病种管理为重点,引导医联体内牵头医院专科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开设专科专病门诊。牵头医院负责培训医联体内的医务人员,并接纳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进修或交流,原则上向每个成员单位每年派出的医务人员不低于本院中级以上医务人员总数的1%。开展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等每天不少于1次。每个成员单位进修交流人数不少于本院医师总数的5%。

县域内就诊率争取提升至90%

此外,指引明确,牵头医院三、四级手术和C、D型病例(危重症)占比争取在50%以上,平均住院日下降,住院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比例上升。努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达到65%和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的目标。

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由社区诊疗和管理

此外,指引还明确,要整合慢性病“防治管”三位一体的功能,重点推进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实现社区诊疗和健康管理,采取电子化健康档案、物联网监测、互联网+慢病管理等多种形式,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慢阻肺、肿瘤、结核病和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三级预防。

实现医联体内检查检验互认

一直以来,医联体中信息互通备受期待,在广东的这份指引中,就明确提出,要整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医疗集团或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此外,指引还明确,医疗集团、医共体内要实现技术设备有效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互认以及用药目录、药学服务、药事管理的衔接。对医联体内因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服务等互有参与业务产生的收入,医保基金的结余留用,可按协议签订在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建立医联体内统一医保结算制度

那么,医联体内看病医保能否覆盖呢?指引明确,要不断增加基层医保费用占比,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约束,确保优质资源有效下沉到基层,建立医联体内统一医保结算制度。(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