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盛宴,你剁手了吗?
2018-11-15 11:30 羊城派 原创
去网上淘博物馆文创产品,把“历史”收入囊中

文/羊城派记者 施沛霖 实习生 黄熙童
图/品牌供图(除署名外)

从过去的“高冷”到现在的“亲民”,各大博物正在拉近和普通民众的距离。从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敦煌莫高窟、上海博物馆,到著名的大英博物馆等,都纷纷在国内的电商平台上开设文创旗舰店。
根据独有的馆藏而开发的各类文创产品各具特色,高端大气有内涵。从此以后,喜爱博物馆文创的小伙伴又多了“剁手”的机会!

制作/施沛霖

故宫博物院:萌系潮品选择多
在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里,不少萌物手信由里到外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一些可爱的萌品“壮”、“美”命名,表达了故宫作为世界现存皇家宫殿建筑之首的恢弘博大和温婉精致。
从开设微博、微信、淘宝旗舰店,到自主设计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红遍网络。
值得一提的还有《故宫日历》,每页讲述一个故宫珍品故事,已成为爆款,去年销量68万册,2019年《故宫日历》首印79万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亲自为它打call,称它为“红砖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在翻阅中鉴赏,在鉴赏中收藏。” 原本高高在上的故宫博物院,越来越接地气了。

《故宫日历》是故宫文创中的爆款 图/施沛霖

文创精品
云蹬期仙电脑包
王原祁是清初画坛重要人物,画风秀润苍浑,重视笔墨之美,将他所绘的期仙蹬一景进行设计,制作成日常所用的电脑包,实用又有意境。

千里江山艺术折扇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的传世作品,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的巨制杰构。这把艺术折扇面由桑蚕丝制成,采用了几近失传的花罗工艺,将千里江山图以数码喷绘于扇面之上,精致而不失通透。 

国家博物馆:复兴中国风
国博的文创产品类别丰富多样,设计开发的产品种类约3000余款,其中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设计版权的文创产品有1800余款。产品涵盖了国博文房、服装配饰、创意家居、邮品书籍、生活配件、摆件雅玩等。
国博的两个主打品牌分别是“国博衍艺”和“文创中国”,目的都是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
文创精品
芙蓉双鹭保温杯
芙蓉双鹭图,是清朝著名花甲邹一贵的作品。芙蓉旁,双鹭嬉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趣味盎然。如此景致,使普通的保温瓶增添了几分雅致。

手工珐琅首饰盒
这款手工珐琅首饰盒以雍正粉彩过枝桃纹盘为设计元素,采用传承久远的铜胎画珐琅手工打造,玲珑细致的原型再加以珐琅点缀。 

金鱼毛毡信封手拿包
现代几何图形和清代的金鱼图完美契合,展现时尚个性的同时,让文物在手中活起来。镂空的水波纹和金鱼纹文物元素相结合,创意十足。

苏州博物馆:传承“吴地风情”  
苏州博物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在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操刀下建成。
苏博的文创产品有着鲜明的地区特色。建筑周边、吴门四家等系列都极具吴地风情。最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当属“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这一产品源自苏州博物馆内一棵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亲自栽种、有500年历史的紫藤树,堪称绝版。
文创精品
山水间文具置物座
这个桌面上可以把玩的文具,以木片为假山,可以在实木底座滑道上自由移动,灵活展现不同的山水意境。矗立的山峰可以作为手机等多个电子设备的支点,灵活收纳。 

镂空金属建筑书签
这件建筑书签套装有新馆正门、建筑局部、八角凉亭的款式构成。山水庭院的湖心小亭概括了水墨江南的婉约。

沈周玉兰三折钱包
将缂丝技艺与馆藏沈周画作相结合,以人们日常实用物品钱包为产品载体,让传统工艺更好的融入到人们生活美学中,尽显“吴地风情”的柔软和素雅。 

吴钩重辉系列围巾
这款吴钩重辉系列围巾华而不俗,亮而不艳,是最传统典雅的中国色。抽象的几何图案透露出一种圆润温和的美,与“吴地风情”不谋而合。 

陕西历史博物馆:演绎大唐风格与丝路辉煌
《国家宝藏》早前热播,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款馆藏文物亮相,其中两款的文创衍生品葡萄花鸟纹香囊和杜虎符销量暴增,显示了博物馆文创的生命力。
作为著名的国家级博物馆,其文创产品主要是抓住了大唐时期特色的人物和时代风格。
文创精品
陕博日历
这本日历体现了“丝路辉煌”的主题,突出丝路沿线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文物、宗教遗址、生活遗址,体现周边沿线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是了解丝路沿线博物馆的基础性出版物,具有笔记本和日历的实用性。 

女俑收纳盒
这款女佣收纳盒印着精工画作,表现出绝美唐风。盛唐女子体态微胖,憨厚可爱。配套的眼镜布细腻平整,更显画作的优良,使收纳盒变得出众特别。 

花鸟纹香囊花鸟纹香囊
香囊通体镂空,由两个半球组成,球心设两层同心圆机环,内有盛香料的金香盂。内科、机环、香盂之间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香盂始终朝上,不会打翻,随身携带不会污染衣物。金歌银语,看尽大唐风韵。(乐享生活)


来源 | 羊城派
题图 | 品牌供图
编辑 | 刘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