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懒癌缠身”怎么治?开个给学分的劳动课吧!
2018-11-07 21:17 羊城派 原创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在本学期新开设了本科生劳动课

文/图 羊城派记者 王倩
实习生 吴碧彤 通讯员 肖建喜

为响应全国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运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在本学期新开设了本科生劳动课,并于近日进行了首次课程尝试,近百名师生参与了这次的劳动课。

大学生在劳动课上付出的时间精力是否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价值?增加大学生额外的体力劳动是否仅仅是“为了劳动而劳动”?记者调查发现,已有学校有了明确的实践。

体验式课程劳动与专业相结合

记者了解到,当天劳动课的内容主要是为校内专门种植中草药的时珍山清理杂草和外来入侵的植物。

为了保证本次劳动课能安全开展,中药学院事先在时珍山做好了灭蛇除害的工作。

在劳动过程中,老师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讲解和指导,如介绍该区域中药草名称、作用及其现在的加工成品,杂草的生长习性等,告诉大家辩别中草药和杂草以及正确安全使用农具清理杂草的方法,而后学生们才开始进行劳动工作。

劳动课结束后,学生普遍对这次劳动课的体验感觉较好,不但能了解更多的中药草和有害植物,还拉近同学感情,促进师生交流。

“我们城市里的学生也因此有机会多接触自然,体验农耕生活。”大一学生刘嘉业说。

劳动课纳入综合素质学分考核

据了解,广中医大学中药学院计划对校内的时珍山和药王山进行专门的建设工作,于是该学院的劳动课便被纳入到山体的养护工作中。

由学院设立的劳动部主要负责,以班级为单位制定详细的区块养护安排,要求各班级定期参加养护和卫生劳动,每月对班级所属区块的养护和卫生情况进行打分,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劳动班级评比,每年进行一次劳动达人评比。

中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其煌表示,目前中药学院先将劳动课纳入综合素质学分进行考核,规定学生劳动一定的时间可获得劳动课的综合素质学分。

劳动课制度将课余劳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让学院学生都能每学期在药王山和时珍山劳动2次以上。

“每次劳动课就四十五分钟,一个学期两到三次,我想这对学生来说压力不会太大。”陈其煌说道。

但是他另外指出,劳动课是广中医大学课程设置发展趋势,未来该校的本科生都需要修习劳动课,具体的安排和要求尚在筹划中,中药学院的劳动课也会按照学校教务处的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学生观点:
大学生已成年不需要强制劳动

据记者了解,目前设置劳动课的大学寥寥无几,更多的同学表示自己只在小学的时候上过劳动课。那么在大学设置劳动课是否有需要呢?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二汉师专业的林同学表示,劳动课的作用是在于教育参与课程的人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的意识习惯。但对于已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并没有这样的需要,大部分大学生并不是好逸恶劳或是不会劳动的人,日常生活中也有劳动的时候,如打扫宿舍,做家务等。

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大二的叶同学则认为,有体育课可以强身健体,有毛概思修等公共课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在学业、工作等方面的负担已经很重了,不应该再设置劳动课增负。

但直接参与了除草劳动课的大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是有收获的,他们认为劳动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生活经验,也能为学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两座山也不止是我们学院的,也是属于学校的属于大家的,通过劳动课让它变得更好也是为校园奉献一份力嘛!”广中医学生阮诗谊说。

“相比于普通的志愿劳动服务,劳动课的主要意义在于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劳动中,把部分参与变为全体参与,提高整体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经验。”陈其煌说道。

专家意见:
纯任务式劳动或许会事倍功半

在记者随机向各高校的学生采访时,受访学生对于增设课程先是持怀疑和警惕的态度,但对与专业相关的课外实践却比较欢迎。

学生们提到,部分技能型的专业可以面向社会进行公共服务劳动,如护理学院的学生可以到社区为老人进行日常护理,临床专业的学生可以提供针灸等服务。但对于偏理论型的专业,希望能找到适合的劳动形式。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萍老师认为,中药学院的劳动课只是个例,一般的劳动课性质仍旧以纯体力劳动为主,比如清扫校园卫生,对这样的劳动课王萍并不赞同。

“首先,社会是具有劳动分工的,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在于脑力劳动,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创造社会价值,而劳动课就相当于给了学生附加的任务。其次将劳动作为课程,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学生的收获有待商榷。”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王萍举了另外一个例子,目前有些中小学开设了“农课”,将学生带到农村生活一周进行体验式劳动,这种体验式的劳动比起任务型劳动有着更好的效果。

王萍认为,专业教育与体力劳动并不是能够融合的概念,两者目的不同,强行结合难免会事倍功半。(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华附:学农是学生一辈子的人格收获

学农是广州中学生的一项传统实践活动,也是华师附中学生的必修课。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学农,华师附中至今坚持29年,其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为找到原生态的村庄,还“三迁”基地。

华附校长姚训琪在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表示:“我觉得华附真正特别之处在于干了很多无关功利的事,比如坚持学农29年。因为我们认为,这种经历和感受,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的挑战与勇气,对土地和农民的了解和感情,对学生来说都是一辈子的人格收获,这就是现在所流行的‘核心素养’。”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