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只是广州“菜篮子”,40年后跃变城市之窗!这,就是天河!
2018-11-04 11:11 羊城派 原创
天河之变迁,诉说40年万象更新

文/羊城派记者 刘云
图、视频/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在中国,在广州,有一片137.38平方公里的土地,40年间,她从东郊的荒野之域,变为现在的城市之窗,任何到访广州的人,都会来这儿走一走、看一看——

天河,是广州改革开放的名片。在这里,人们读懂了万象更新。

今日天河

景观

旧时“菜篮子” 如今“中轴线”

苏志均,广州市天河区百姓志愿宣讲团成员,生在天河,长在天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车陂村村民。

“在我年少记忆中,35年前天河车陂石牌岗顶一带,还是菜地良田,每到上学,就会和一群小伙伴,骑着自行车一路游走田间地头。”

对比照片,40年前,天河城所在之处还是一片田地,常有牛儿在其间吃草。40年前,珠江新城所在之处还是一片窝棚,当地人管它叫“乡下”。

钟叙本老人回忆起这片土地当年的影像时说:天河原来是广州的一只“菜篮子”。

如今,这样的景象早已改变。

1993年时,广州曾邀请美国著名规划师托马斯夫人担纲珠江新城规划,托马斯夫人画出一条从黄埔大道到珠江的轴线,这成为后来新中轴线的雏形。

2017年,包括珠江新城、天河北在内的天河CBD完成生产总值2991.22亿元。天河城所在的天河路商圈,有“华南第一黄金商业带”之美誉,不仅是国际购物天堂,还是商业文化景观示范区。夜幕降临,高楼林立的珠江新城灯光璀璨、熠熠生辉。站在这个广州最像曼哈顿的地方,能够感受到广州与世界的无缝接轨。

如今,没有多少人会对天河感到陌生。在这个旧时“菜篮子”的土地上,诞生了太多奇迹和创新故事:昔日积水潭建成歌剧院,废墟上的木棚变成博物馆,珠江河上的小孤岛成了开放公园,小蛮腰下的花城广场,四方游客云集。

花城广场

大器晚成的珠江新城,牵手曾为“亚洲第一高楼”的中信广场,与作为恒大主场的天河体育中心一起,挽住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串起代表广州城市形象转型的“新中轴线”。在无数个宣传片中,海心沙、大剧院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之一。

经济

GDP在33年间猛增3754倍

经济数据是改革开放的衡量器。近日,广州11区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天河区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91.74亿元,增长9.9%,比上半年加快了0.1个百分点。天河在经济总量、增速方面均居首位。

这样的成绩,并非第一次。从2007年至2017年,连续11年,天河区GDP总量位居广州第一,其经济总量约占广州的五分之一,是广州经济“最大发动机”。

地区生产总值从1985年建区之初的1.15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4317.71亿元,33年里增长3754倍。天河是如何做到的?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天河逐渐成为以金融业和商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积聚地,无论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还是金融业、文化产业、商贸流通业都进入了旺盛的增长期。

如果说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名片,天河则是广州的窗口。广州那敢为人先的城市特质,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

赵海舟,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互联网时代的一名资深创业者。

“在我看来,天河区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以及宜居、包容的氛围,特别是政府高效有序的政务服务,让这块改革热土魅力无限。”

今日天河

生活

国际范与南粤味在此交融

一个城市改革开放窗口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注定能在时光河流里留下烙印。

在天河路全长2.8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正佳广场、天河城、太古汇等13大商业综合体,12家国际高端酒店、超1万家商铺,共同集聚成丰富的文商旅业态。车流如梭,行人如潮,永远奔流着不息的活力,天河路商圈拥有日均150万人次、节假日超过400万人次的客流量。

董伟明,石牌三骏企业集团副董事长,一位见证广州最大、历史最悠久城中村变迁的人。

“天河的‘洋气’早已名声在外,天河的本土气息藏在城中村中没有消失的粤味文化中。很多人都喜欢在端午节看我们划龙船,可是没有村改居建设,没有电脑城等村周边物业的强大经济活力,哪有如今划龙舟的热闹和壮观呢”?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取得经济总量连续11年排各区第一的成绩后,天河区在优质教育上也不断发力。广州中学的成立,开展集团化办学试点,招名师引名校……数十年磨一剑,天河教育已一跃而起。

陈女士,儿子去年中考,原本打算冲天河区外省市属高中,最终选择留在天河升学。

“天河经济好,教育也大幅提升,高考重本率节节高,我们的孩子也不需要舍近求远去其他地方读书了”。

其实,幸福就是这样简单。俯瞰天河,这里的人们用双手书写了史诗,以一腔热血将曾经落后的菜地变为熠熠生辉的国际大都会,每个人用自己的奋斗诉说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万象更新。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吕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