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一周前,我们发出的邀请吗?
这些天,我们的记者不断被普通人生活变迁的点滴讲述所打动——
58岁的陆华廷坚持横渡珠江十年,他最后一次横渡从水里抓到一条鱼,证明了珠江水质由浊变清的事实。这次捉鱼,距离儿时同样的经历,已有40来年。
苏志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车陂村村民,在他的青春记忆中,35年前和同学们骑着自行车行走过的农田菜地,如今早已高楼林立、气象万千,一派国际大都市范儿。
那些没有因岁月磨平的时光印迹,就是这样,在普通广州人的述说中,立体着、丰满着……
本期《变迁》故事,我们选择:以普通人讲述的一江一区的巨变,看时光如何惊艳了你我40年的岁月。(刘云)
文/羊城派记者 何伟杰
视频/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潘亮
改革开放究竟为广州这座城市带来什么,一江两岸或许是最好的见证者。从上世纪80年代的“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到如今广州要打造“一江两岸三带”,一条珠江穿城而过,道尽40年羊城沧桑巨变。
珠江水之变:一场去浊回清的变革
珠江水质逐年向好,体现广州治理母亲河的决心
对于在珠江边土生土长的广州市民陆华廷而言,他大半辈子都与珠江有着“扯不清”的关系。父亲陆新民曾任西郊游泳场场长,陆华廷8岁那年便跟随父亲在泳场里游泳。他依稀记得,那时的西郊游泳场用的都是纯正的珠江水。9岁那年,陆华廷第一次参加畅游珠江活动,当时的珠江水比较清澈,往下潜还能摸鱼抓虾。游到海珠桥底,还能听到桥面上汽车传来的轰鸣声。
自那时起,陆华廷爱上了横渡珠江,自此年年参加。2006年,中断了29年的横渡珠江重启,陆华廷第一时间去报名。下水的那一刻,他坦言,自己有点失望,“老实说,水质并没有以前那么好,比较浑浊。”比陆华廷更早认识到广州水环境需要改善的,是广州市政府。2002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在率领珠江流域9市党政一把手视察珠江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集体横渡珠江”的设想。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表示,横渡珠江并非仅仅下水游泳这么简单,它表明的是广州市政府对珠江整治的决心。
一场全民治水战就此打响。到2009年的第四届横渡珠江,珠江广州河段丰水期水质已能够达到Ⅲ类,到了2011年之后,横渡珠江期间已经很少会采取从佛山调水补水的临时措施。“水好不好,看游完痒不痒就知道,现在游珠江已经不会痒了”。陆华廷坦言,从2006年至今,他曾连续横渡珠江十年,水质确实有了不少好转。2015年,55岁的陆华廷最后一次参加横渡珠江,他终于从水里抓到了一条鱼。
有类似感受的不止陆华廷一人。随着近年广州推行“河长制”、重拳治水之后,很多沿岸市民开始感受到,广州水环境确实在悄然好转。
“从2016年开始,我们这里的水质开始好转。”住在驷马涌边上的市民慕容森林告诉记者,作为珠江的其中一条支涌,驷马涌一直是臭名昭著的黑臭河涌。为解决雨污合流溢流产生的瞬时高污染负荷、大流量污水等问题,驷马涌引入创新工艺进行科技治水。
如今的驷马涌已经基本做到去浊回清,在慕容森林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条河涌变清的问题。“以前驷马涌的污染物都直接流入珠江,现在污染物通过河涌的净化系统就能得到治理,如果未来所有支涌都是这样,那么可以预见,整条珠江的水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他的设想正在逐步实现,新生活环保促进会秘书长高毅坚是其中一位长期关注广州治水的民间环保人士。他曾坦言,根据他们的调查发现,很多河涌的水质确实有很大的改善。例如,花都区的天马河、新街河、白坭河,“老实说,一开始这三条河涌治理情况不太好,但后来,花都区政府对沿岸的养殖业进行了清除之后,河涌水质立竿见影。”高毅坚说,“如今这些河涌不止不黑不臭,有些区域甚至能达到四五类水,这些是以往难以想象的。”
母亲河的守护从政府“单打独斗”向全民参与转变
如今,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广州治水中来。从2017年起,广州开始对外公开招募“民间河长”,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河长制工作。越来越多市民承接起“民间河长”的角色。广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已聘用民间河长共814名。除了成年人之外,学生群体也参与到治水当中来。荔湾区在全国首创提出在学校中聘请“民间小河长”。西华路小学5年级学生何靖乐是其中一位民间小河长。他告诉记者:“我们学校还有和我一样的9个民间小河长,我觉得我们小学生除了力所能及地做到不乱丢垃圾、不在树上乱写乱画,还要和同学们多多介绍保护河涌的重要性。”
母亲河的守护从以前政府“单打独斗”向全民参与开始转变。在很多环保人士看来,这比珠江水质向好还要重要。高毅坚表示,以前公众对于治水往往停留在基本观感上,所以在一些治水的方式方法上,官民之间往往难以站到同一认知领域上讨论问题。但随着全民治水的氛围日渐浓烈,一些民间河长在治水方面的专业性越来越高,政府部门也越来越愿意听取来自民间的意见。公众与政府在治水上终于构建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珠江两岸之变:时代在变,但广州依江而生的脉络永不变
改革开放造就了人民路、沿江路商圈的崛起
改革开放40年,不仅让珠江水逐渐去浊回清,也见证了一江两岸的变化。广州知名摄影家杨对荣至今还记得,1983年的春节,那是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为了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广州市郊区农民和广州工人醒狮队在市内举行飘色巡游,队伍由东较场省体育场场出发,经中山二、三、四、五路转入起义路到海珠广场,队伍浩浩荡荡连绵几公里,锣鼓震天。杨对荣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记者从相片中看到,海珠广场万人空巷,从广州解放纪念像到海珠桥脚,一片望不尽的人山人海。
多年来,杨对荣用相机记录了广州的变迁,有相当一部分作品都是跟珠江有关的。在他看来,广州的变迁往往是围绕珠江而展开的。
晚上,广州城最旺的地方在哪里?现在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的是花城广场、珠江新城,但在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两岸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
杨对荣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珠江两岸都是灯火通明,“到了晚上,广州最亮的地方基本就是珠江两岸了,所以那时候沿江路、滨江路一带基本上成为了情侣拍拖的地方,每个栏杆平均都有两三对在谈情说爱。”
“你记得广州有个西贡漁港吗?”杨对荣告诉记者,广州人爱吃海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很多广州人开始学习香港西贡码头专营海鲜生意,利用大沙头河运码头仓库改建成大型海鲜食坊一条街,一时生意火旺,夜宵更是车水马龙,一度成为广州夜景名片。
改革开放造同时也造就了人民路商圈的崛起。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广州市民之间流传一句经典语录:”不到南方大厦,不算到了广州。"可见在沿江西路上的南方大厦,是广州当时的标志,人民南路、十三行商圈也成了当时的市中心地区。被誉为“广州扫街元祖”的市民李瑞然此前曾记录过多张人民南路商圈的盛景,上世纪90年代,西壕路依然人头涌涌,这里不时还会举行美食节。
铁打的珠江,流水的广州CBD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坊间流传一句俗语:“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可见当时珠江两岸发展存在明显差距。随着时代变迁,广州的经济发展重心不断优化,从原来的人民路商圈,到珠江新城,再到如今的琶洲、金融城,昔日的郊区如今逐渐崛起。近年,广州提出的“一江两岸三带”发展战略,更是着手整合沿岸优质资源,向珠江两岸注入创新内涵。
“梳理广州经济中心的变化,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华南城市研究院生态环境与低碳城市研究所所长王瀚表示,“一口通商”时代,广州对外连接的重要贸易区是位于珠江边的黄埔古港,改革开放之后,人民路、沿江路一带因临近珠江,得益于便利的航运条件,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商贸中心。如今广州不断向东发展,广州的经济发展重心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昔日黄埔古港一带(就是今天的琶洲地区),但无论怎么变化,广州的发展脉络始终是围绕着珠江而演绎的。不同的是,以前的经济中心依江而生大多是出于对自然资源和区位交通条件的依赖;如今迈入新时代,昔日通过牺牲环境来换发展的落后产业已悉数迁出,如微信、阿里、唯品会等新经济产业纷纷选择布局在珠江沿岸,更多是因为珠江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人文氛围吸引大量人才聚拢。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吕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