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新展:带你认识不一样的鲁迅
2018-10-20 00:10 羊城派 原创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与中国版画的新生》展在广州博物馆开幕

文/羊城派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李明晖

图/羊城派记者  邓勃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2周年。19日当天,《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与中国版画的新生》展在广州博物馆开幕,展期至12月19日。该展由广州博物馆携手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精选80件(套)鲁迅所藏中外版画、金石精品,及其培养的中国第一代青年版画家作品,生动展现其艺术历程。

多件中外版面艺术精品展出

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展出来自中、日、俄、德、法、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挪威九国著名版画家的艺术精品,共有一级文物8件(套)共15件,二、三级文物51件(套)。这些作品风格迥异,题材丰富,包罗万象,可见鲁迅在版画领域涉猎之广泛。据悉,该批展品从未在国内系统地展出过。

展品还包括湘西美术、文学“鬼才”,沈从文表侄黄永玉大师于1956年创作的木刻版画《鲁迅和木刻青年》。黄氏的木刻和绘画技艺都是自学成才,虽未与鲁迅先生直接接触,但熟读《鲁迅全集》,篇篇不落,因此鲁迅对其文学及美术创作的影响很大,二人在版画创作理念上实为“神交”。他的作品线条流畅清新,木刻题材多以乡土民间艺术为主,这恰与鲁迅主张的版画创作需要现实关怀的理念相符。

此外,现场展出的、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的法国画家高更·保罗(1848-1903)的木版画系列《Noa Noa》也颇为引人注目。十九世纪末,高更根据他在塔希提岛(即大溪地)的漫游经历和生活体验,创作了10幅版画并配以纪事的文章,集合成书,取名为《Noa Noa——大溪地手记》。

《Noa Noa》后世流传甚少,但高更自行绘制,自行雕刻印刷的创作模式,为日后的木版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理念。这与鲁迅倡导的木刻版画原创精神不谋而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为20世纪的木刻版画创作指明了方向,堪称为不可磨灭的伟大之作。

可欣赏广东籍名家版画作品

鲁迅认为,木刻版画富有力量之美,传播性强,通俗易懂,正是适合当时中国社会的艺术形式。他兼收各国版画之长,吸收传统汉唐艺术的刚健之风和雄大气魄,竭力将堕入避世颓朽的传统美术引回正途上来。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鲁迅发起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精神培养有志青年。从创作技法到人生道路,从艺术造诣到人格修养,鲁迅都给予青年艺术家尽心的指引。他组织“木刻讲习会”,为青年版画创作者提供学习平台,为他们的作品作序、编印画集,推荐画作发表等。

鲁迅先生的悉心指导成就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杰出的艺术大师,也探索出一条传统版画的复兴之路。这对20世纪以来中国木刻版画的发展意义非常深远。

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们可以欣赏到曾受教于鲁迅先生的刘岘、江丰、胡一川、夏朋、力群、曹白、汪刃锋,以及陈烟桥、何白涛等广东籍名家的版画作品。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黄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