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擤鼻涕方法不对,中耳炎找上门
2018-10-19 16:53 羊城派 原创
擤鼻涕的“规范动作”是咋样的呢?

文/羊城派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宋莉萍 图/受访者提供

一阵秋风一阵凉,寒露伴随着降温一起到来。近来不少街坊都感冒了,各种擤鼻涕声连绵不断。更有一部分街坊因为擤鼻涕方法不对,引起了中耳炎。

那么,擤鼻涕跟中耳炎有什么关系?擤鼻涕的“规范动作”是怎样的呢?看看耳鼻喉科医生怎么说吧!

摄影 羊城派记者 陈映平

鼻涕身份大起底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李凯医生介绍道:“其实,不只是感冒或者患鼻炎的人才会有鼻涕,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地产生鼻涕”。

正常情况下人体鼻腔内每天分泌约1000ml的鼻涕,其中约 70%用于湿润吸入鼻腔内的空气,其余则主要汇集在鼻腔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粘液毯”,起到保护黏膜、防止干燥以及吸附细菌和灰尘等异物的作用。

鼻腔黏膜上长着纤毛,这些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鼻涕也就自然被送到咽喉部,伴随着吞咽动作进入到消化道。

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地产生鼻涕

鼻涕属于机体的正常分泌物,加上其主要成分除了水,还有黏蛋白、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及一些脱落的细胞。因此,平时人们不容易觉得鼻腔内有鼻涕,吞进肚子里的鼻涕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感冒或者鼻炎发作时,鼻黏膜受到刺激,出现水肿、分泌物增多,正常的排出鼻涕的通道就不够用了,就会感觉到鼻塞堵、鼻涕多,这时候,就要通过擤鼻子才觉得舒畅。

擤鼻涕方法不对,会容易导致中耳炎

擤鼻涕方法不对,中耳炎找上门

擤鼻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机制之一,通过这个动作可将鼻腔内的致病物质排出。

大多数人擤鼻涕都是捏紧两侧鼻孔后用力将鼻涕擤出。殊不知,这种擤鼻涕方法是错误的,还容易导致中耳炎。

李医生指出:这与人体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人体鼻腔的后端,即鼻咽部,两侧都各有一根咽鼓管和中耳相通,咽鼓管主要起到维持中耳气压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的作用。

在成年人,咽鼓管长约3.5厘米,中耳这一端高,鼻咽部这一头低,而且常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打哈欠和咀嚼的瞬间才开放,所以成年人鼻咽部的病原体并不容易进入中耳。而儿童咽鼓管较成年人短、平、宽,相对来说,患中耳炎的概率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在擤鼻时会产生强大的气流,捏紧双侧鼻孔时,气压会沿着鼻腔往后传导,遇到咽鼓管口时,气压便会将其冲开,这也是捏鼻鼓气时耳部出现“噼啪”声的原因。当鼻腔内有病变时,这个动作可能将鼻腔内的分泌物带入咽鼓管,甚至是中耳腔内,出现逆行性感染,进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出现耳部胀闷感、听力下降及耳痛等症状。

学一学擤鼻涕的“规范动作”

学会擤鼻涕的“规范动作”

为了有效预防感冒或鼻炎发作引起中耳炎,李医生建议大家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了解下擤鼻涕的“规范动作”。

方法一:鼻涕较多,容易擤鼻时,可先按住一侧鼻腔,将另一边的鼻涕轻轻擤出来,再使用同样的方法清理之前被按住的鼻腔。

方法二:当鼻塞严重或鼻涕较稠,难以擤出时,可采用后鼻孔擤鼻涕的办法,把下巴微微抬起,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用鼻子吸气的方法,将鼻涕从后鼻孔回吸到鼻咽部,之后用口咯出,之后在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另一侧鼻子。这个看似“重口味”的办法其安全性也更高。

另外,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专门的滴鼻液和洗鼻液初步清理鼻腔后再采用上述办法进一步清理鼻腔。

来源 | 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