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花10个月绣完11.9米长《千里江山图》
2018-10-18 18:11 羊城派 原创
潮绣非遗文化传承人佘燕璇该潮绣作品捐赠给广东省档案局馆

文/羊城派记者 黄宙辉
图/羊城派记者 邓勃
通讯员 焦林涛

10月18日,潮绣《千里江山图》捐赠仪式在广东省档案局馆举行。潮绣非遗文化传承人佘燕璇将11.9米长的潮绣作品《千里江山图》捐赠给广东省档案局馆,省档案局馆长陈华江向佘燕璇颁发了档案收藏证书。

据介绍,该作品是按照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藏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卷《千里江山图》一比一创制而成,由7个人在2017年花了10个月时间才绣完。

佘燕璇捐赠的这幅绣品《千里江山图》全长1191.5厘米,宽51.5厘米。全幅绣品采用真丝,底料采用纯真丝塔夫绸,绣线用纯真丝纱线,精细地刻划出原画中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以及亭台楼阁、茅屋村舍等万千气象。

考虑到原作为青绿山水,绣品中大量采用石青、石绿的丝线来刺绣,使画面的山石显得浑厚、苍翠,能更好地表现其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色。

整幅绣品采用潮绣中最常见的平针绣与乱针绣结合的绣法,疏密有致,并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使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更显得细腻真实,充分展现出千里江山既开阔无垠,又曲折入微,体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该作品是将潮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山水画相结合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谈起创制该作品的初衷,佘燕璇告诉记者,《千里江山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少展出的作品。用刺绣的方法把它创制出来,可让观众更方便欣赏到《千里江山图》。

该绣品的特色在于,原画是用笔墨来画,而绣品是用一针一线来表达,创作上不能有偏差。其中,最难的就是调颜色,即用线的颜色来调刺绣的颜色,尽量保证它与原画中的颜色是一样的。

此次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千里江山图》,通过省档案馆这个优秀平台可以更好地宣传和展示潮绣作品,令更多人关注到潮绣这个独特传统的工艺,弘扬潮州传统工艺文化。

【传承人风采】

佘燕璇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潮州粤绣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潮绣非遗文化传承人。她师从祖辈从事潮绣制作及艺术设计逾30年。

在长期的潮绣实践中,她将潮绣的传统技法与粤绣、苏绣、湘绣等国内其他绣种进行融合,并大胆将国画、油画及摄影的表现手法引入到潮绣的制作中,创新、制作了大批在业界有影响的潮绣优秀作品。

近五年来,她先后有50多幅绣作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她是两项潮绣吉尼斯记录保持者,其潮绣作品《丝绸之路》、《幽燕金秋图》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评为“最长”“最大”潮绣作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胡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