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包容积淀深厚 有望成为中非合作的窗口
2018-09-05 00:05 羊城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论坛上的讲话被掌声打断几十次,好政策如何落实?听听学界业界怎么说

文/图 羊城派特派北京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刘艳玲 卢庆雷 杨浩松 刘红艳 李宇红

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出席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迈向富裕之路》的主旨演讲,强调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愿同非洲加强全方位对接,打造符合国情、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同走上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之路。

习总书记的讲话得到各方高度评价,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都一致认为,无论对中国还是非洲,这都是一项远大又务实的规划。根据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广东企业在非洲新设立境外企业29家;截至去年底,广东已累计在非洲设立境外企业达244家。而非洲国家目前已在广州设立了10个总领事馆,这在同类城市中是最多的。广东作为连接中国内陆和海外的重要港口节点,将有更大发挥空间,成为中非合作中的一扇窗口。

中非合作需要加强理论研究能力

2017年7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非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铁权在肯尼亚挖掘出了三具人骨遗骸,经过研究证明,他们具有中国血缘,其中一人可能生活在郑和下西洋的时代。这是考古界第一次在东非地区发现具有中国血缘的古代人骨遗骸。

“各种证据都可以证明,早在唐代的时候我国就与非洲各国有了一定贸易往来,郑和下西洋之后,这种贸易活动更频繁更加常态化,历史上不同时期,广东作为一个文化通道,在连接中国内陆与世界其他地方(包括非洲)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铁权说,“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如何更好地服务当下?除了考古之外,我们还应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中非关系进行研究,我们需要知道,如此大规模的国际交流与互动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能会阻碍这种交流的活动进行。”朱铁权举例说,很多广东企业家在非洲经商的过程中,因为人生地不熟,出于防范心理,不太善于主动表达热情,而含蓄的东方礼仪也和当地热情洋溢的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别,这些看上去是“小事”,但都有可能引起交往中的摩擦与不快。他说:“这些都是人类学与社会学可以研究的问题,学界可以从文化上介入研究,我们了解到,企业非常需要理论的支持和帮助。”

朱铁权对此建议,由于广东目前针对中非关系和合作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不同的研究机构非常分散,建议进行力量聚合,抱团研究,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农业合作领域将迎来投资热潮

现场参加完峰会开幕式之后,刘继森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他深深感受到全新的机遇正在向广东伸出橄榄枝,而如何抓住机遇则是要继续考虑的事。

“未来三年中非合作八大行动,这无疑吹响了中非合作新的号角,必将开启中非合作新的征程。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讲话中还提到将成立中国非洲研究院,非洲研究智库的学者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努力做好非洲区域与国别研究,为推动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进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们非洲研究智库的智慧与力量。”

刘继森特别关注农业领域的合作,他认为,中国将在未来三年为中非合作再次注入600亿美元资金,中非农业合作将迎来新一轮对非投资热潮,也必将在走深走实过程中结出丰硕成果。

“国有企业走在合作前列,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经济。民营企业紧随其后,将触角延伸到非洲的各个角落,与国有企业形成互补。”在经贸合作领域,刘继森认为,在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中,广东省可以发挥制造业能力强、资本技术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大领域重点突破,提升粤非合作的质量。

提起“到非洲投资的粤企如何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刘继森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亲身感受非洲,如果不去非洲实地考察,只是道听途说,可能永远走不进去;二是要先做好详尽的可行性研究,与非洲研究机构、商务咨询机构合作,花小钱规避大风险;三是可以抱团出海,发挥产业链优势,一起走进非洲。”


图/视觉中国

中非关系是扩大对外开放重要内容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张振江对习总书记讲话的现场印象深刻,“多次被掌声打断,结束后全场起立鼓掌,说明参会者特别是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讲话内容的认可与赞扬:包括中国政府对非洲由来已久的善行和友谊,也包括习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对非洲的进一步承诺。”

张振江认为,中非关系的发展也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一个内容,对外开放不仅仅是对西方和发达国家,也理应包括南方和发展中国家,而后者更容易发展成一种平等与互利互惠的关系。

作为外贸大省和第一轮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依然有着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诸如广东与非洲的贸易占比依然很大、广东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很多、广东有着全国最多的非洲常住人口等等。对此张振江建议,国家对非洲政策的肯定与承诺,需要各个省市、各个行业与部门去贯彻与落实,因此,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把与非洲的合作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会和任务结合起来,应是广东省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力量好好思考与谋划的重要课题。


图/视觉中国

用现代手法广泛传播中国文化基因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导、二级教授钟书能正在进行国家重大课题《英语创意写作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研究工作。对于中非关系他有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角度:“文化并不只是抽象的东西,常常依托于具体的事物,比如商品,比如品牌。我们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经贸等实体合作并不矛盾,而是一脉相承。”

钟书能认为,在中非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中国的文化基因告知非洲朋友,中非友好的根基才能进一步深厚。“中华文化爱好和平、重视家庭、重视教育,商业上讲究达到双赢,政治上建设命运共同体,这些是国际交流的基础。但必须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讲,人家才会接受。”钟书能举例说明,要让非洲人了解到广州是个国际化大都市,光靠自己说是不行的,而要通过故事、通过案例,让别人自己得出这个结论。

对于广东,钟书能认为,岭南文化包容性很强,有发展多元文化的基础,广东政治文化曾孕育了广东的改革开放成果,这些都是广东具备的天然优势,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外辐射能力,广东在中非合作发展中将大有可为。

企业家看中非论坛

从2000年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一共举办过六次,每一次逯春明都参加过,每一次,他都有不同的感受。作为广东新南方青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逯春明觉得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很多内容都非常务实、接地气。

“这次提出的八大行动真正兼顾到了非洲之所需和中国之所能。”逯春明在非洲工作十几年,对于相互合作中的各种不匹配深有感触,“我印象很深的有竹子中心,这么具体的点都提到了,操作性非常强,还有比如提到农业时,会更具体落实到粮食,把宽泛的概念进行了聚焦,这对落实政策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

作为企业家,逯春明更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工商界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内容,“总书记希望中国企业家要立足长远,承担社会责任,创新合作形式,做中非友谊的纽带,这些都非常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少企业界的有识之士正在这么做。”

留学生看中非论坛



肯尼亚留学生Kigen

我的名字是Kigen,中文名字叫琦勇科林。我来自肯尼亚,我在华南理工大学学习。我非常感谢和看好中国和非洲的合作。中国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非洲经济发展。中非的合作不但双赢而且促进了中国人和非洲人的文化了解与交流。中国给予非洲经济上的帮助还提供给非洲学生中国奖学金。我希望做中非友谊的友好使者,为促进中非合作与交流做贡献。


刚果布留学生MATEKY

来自刚果布的华工留学生MATEKY说:“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它强调了多边合作和共赢,促进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在中国学习了4年的非洲学生,我能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实际好处和影响。中国也成为非洲国家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国,作为非洲学生我们认为中非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中非文化交融和相互理解。”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题图|视觉中国
责编|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