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广东工人大思政课暨劳模工匠进校园示范宣讲活动在广州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省总工会、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省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省教科文卫工会、广州市教育工会、广州大学工会委员会承办。

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国栋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广州大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成立劳动教育中心,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大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现场,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袁子雅为五名宣讲嘉宾颁发了劳模工匠宣讲团聘书。嘉宾们深情分享了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故事,激励广大师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大开胸到切口微创,再到无管微创,作为一名胸外科医生,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创伤最小、希望最大。”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曾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肺癌微创手术,创口从30厘米缩至3厘米,让患者不用再经受大开胸带来的疼痛与术后并发症。他说:“只要坚持不懈地思考,以绣花精神做好手术的每一个环节,就一定能开创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微创时代。”

“今天站在这里,看着你们青春洋溢的面孔,我就好像看见几十年前的自己。”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工匠、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匠大师工作室创始人王河分享了三十年来走过的设计之路。松园宾馆、珠岛宾馆“东一号楼”、广州亚运村“村长院”……王河辛勤求索,留下了一个个独具岭南特色的建筑作品。他说:“建筑,不仅是空间的构筑,更是文化的延续、时代的回响。在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岭南建筑、岭南文化必将持续绽放光芒。”

“这种微小钻头,最小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二分之一,约0.03毫米,材料主要为硬质合金,硬度高、难加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广东省鼎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李政参与研发的“小钻头”,是生产制造手机、电脑等电器的电路板不可缺少的加工工具之一。从车间学徒到高级工程师,李政十余年如一日,深耕“小钻头”加工设备,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高端领域的长期垄断。

“这就是轴承,普通到小朋友玩的指尖陀螺玩具,高端到潜水艇宇宙飞船!”全国劳动模范、南粤工匠、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冰通过视频形象地为学生介绍轴承。让中国创新走向世界,王冰告诉大家:“无论何时何处,个人的成就和梦想都必须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乡村教师用一根跳绳教出30多个世界冠军,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市花都区花东学校副校长赖宣治的故事。赖宣治以《用跳绳让乡村孩子都有出彩人生机会》为题,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带领乡村小学的孩子走上世界舞台的。2010年,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的赖宣治来到七星小学,日夜扎进跳绳研究中,苦研“半蹲式”跳法,通过“以绳育人”实践,让乡村学生出彩,让乡村学校出彩。现场,他还带了5名初三学生展示花样跳绳,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着现场观众,“特意带他们来大学看看,希望他们以大学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将来也能到祖国有需要的地方去贡献力量。”

文丨记者 陈亮

图丨学校供图

责编: 校对: 审签:
本文记者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