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5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梅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学惠民系列活动"在梅州梅南镇水美村启动。活动以"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为主线,通过启动仪式、文学讲座、采风创作、志愿服务及文化考察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春,梅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锐锋,梅县区文联、梅南镇党政负责人及梅州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等近百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启动了“我为梅州写首诗”——梅州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百村百景百首诗歌创作大赛项目。据梅州市作协主席陈柳金介绍,"我为梅州写首诗"文学赋能项目,将推动作家诗人深入镇村到田间地头采风创作,以诗歌描绘"百村百景",展现梅州"百千万工程"成果。
现场还举行嘉应学院副教授、博士张劲松专著《远观与凝视——新世纪梅州作家作品研究》、中国作协会员、作家李新耀散文集《炊烟最暖》的新书首发式,并分别向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嘉应学院图书馆、梅县图书馆、梅江区作家协会、梅县区作家协会、兴宁市作家协会、梅南镇政府、梅南镇水美村委赠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邀请深圳大学教授、一级作家南翔和著名作家、编剧、导演钟二毛分别以《生活是文学的酵母》和《碎片化时代,该如何阅读?》为题展开专题讲座。当日下午,两位作家也走进嘉应学院文学院,与师生分享《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的故事》《从小镇少年到作家、导演》等主题,激发青年学子创作热情。
活动期间,"文学驻村·薪火百家"志愿服务行动同步开展。作家、摄影家分赴水美村、茶山村等地采风,挖掘红色文化与客家传统村落保护故事,记录"百千万工程"中的乡村蝶变。梅南镇水美村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的"寻夏活动"、茶山村古建筑群考察等,成为文学创作的鲜活素材。
此外,省作协领导还到蒲风故居和李金发故居参观考察,推动李金发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和明年蒲风诞辰115周年系列活动项目的落地。
文 | 记者 危健峰
图 | 实习生 黄志程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