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国家级非遗“岭南陈氏针法”学术论坛暨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培训班”在广东省中医院召开。
会上举行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思想与临证治验》新书发布仪式。广东省保健协会会长王省良、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何羿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陈海、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中心编辑李剑光等嘉宾共同倒数、按下手印,启动新书发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一级调研员臧丽华、“岭南陈氏针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华教授见证。
会后陈秀华透露,岭南陈氏针法治疗颈椎病的操作规范,已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获得国际组织标准立项。将争取早日发布该国际组织标准,将“岭南陈氏针法”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为针灸在全世界的标准化应用、服务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本次论坛,多位中医针灸、外治保健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医针灸外治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应用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广东省中医院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华讲授“岭南陈氏针法”的传承创新与推广应用;首届名壮医、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滕红丽分享了“壮瑶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诊疗技术”;广东省名中医艾宙教授就子午流注针法和五运六气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从岭南陈氏针法再到壮医热敏探穴、五运六气保健,从针灸外治再到小针刀、针药并用等,本次论坛进行了多场学术报告和深入交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岭南陈氏针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兼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陈秀华教授表示,论坛不仅交流了临床经验,更为国家级非遗“岭南陈氏针法”的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孔抒帆
图|医院提供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