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理工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广州城市宣讲会在4月20日上午举行。活动现场,百余名考生家长纷纷用手机拍照或用纸笔记录招生信息。当天,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科研产业处处长张鹏、招生合作处处长侯玉帮、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唐继军、合成生物学院杰出教授周兵来到广州,为到场家长讲解介绍该校建设发展情况、招生信息等。
招生范围扩展录取人数增加
深圳理工大学于2024年在广东省招收首届本科生,录取了物理类考生120人,最高分664分(省排1107),最低分624分(省排9667),最低分超本科线182分。今年,深圳理工将在广东、内蒙古、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个省/自治区开展本科招生,预计招收300余名学生,均为选考物理和化学组合的高中毕业生,录取批次为本科普通批,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录取。
今年招生专业相较于去年无明显变化。所有学生大一不分专业,实行“4+1”教学,即学生周一到周四上课,周五到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的轮转,为大二自主选择专业奠定基础,目前可选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大三再按学术轨、工程轨、创业轨进行分轨培养,开展精英式本科教育,以全新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院一体”的精英教育
深圳理工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的优质科教、产教资源,致力于建设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该校专业设置均为国内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交叉方向,比如聚焦脑科学的生命健康学院、聚焦合成生物学的合成生物学院、聚焦芯片设计的算力微电子学院等,且每一个学科交叉专业都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平台、孵化器、产业园、产业基金等,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高质量教育体验。
目前,深圳理工大学拥有一支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全职海内外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88人,海外终身教职42人,超70%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今年,学校新成立了5个研究院,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年底预计有近500位老师。此外,深圳理工与24个国家(地区)的52所高校开展国际科教合作,学生可以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等多种形式,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境外项目。
“三院一体”是深圳理工的办学特色之一。学院开展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研究院以中国科学院优质的科研基础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书院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导向,培养科学精神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学院、研究院与书院“三院一体”的分工合作使对学生的培养更加专业化。
与国际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
目前,深圳理工主要采取小班制教学,每门课程配备助教,学术资源丰富。“做实验时,我们每位同学都可以使用一套设备,这在其他学校很难做到。”毕业生江雨馨说。除了学术资源,深圳理工还为学生提供企业参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此外,学校环境优美,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江雨馨介绍:“我们有农场、共享厨房,可以自己做菜。还有歌手大赛、非遗手工制作等活动。”据了解,深圳理工将在5月18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届时考生与家长可入校参观了解。
文|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邓雅文
图|学校提供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