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三银四”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时段,“百万英才汇南粤”系列招聘活动5天4场跨省招聘,令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再次成为焦点。

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对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作出部署,明确将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广东面对每年庞大的就业需求,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用实实在在的“跨省揽才”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人才对接方面,广东讲究一个“准”字。此次跨省送岗系列招聘活动,辐射的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8个城市均为全国高校聚集地。在形式创新上,系列招聘活动借用了展览会常见的“主宾城市”概念,比如深圳对上海、广州对北京、东莞对杭州、惠州对武汉等。从8000元起步的基础岗位到百万年薪的学科带头人席位,广东邀请科技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带着“产业地图”找人才,这种让岗位与人才精准对接的做法,大大减少了求职者的盲目性和企业的招聘成本,有效提升了就业效率。

在产业融合方面,广东做到了一个“实”字。此次系列招聘活动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岗位占比超70%,华为、腾讯、比亚迪三大科技巨头领衔60多家上市企业集体亮相,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比如,广州白云区结合本地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邀请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100名应届毕业生走进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现场进行笔试、面试并参观企业。产业升级与人才需求的同频共振,让应届毕业生看到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与产业共成长的广阔前景。

在就业服务方面,广东追求的是一个“暖”字。比如,设置青年驿站,面向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服务;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12市就业6个月,可申请省级就业补贴;新引进入户并在深圳全职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可申请10万元入户补贴……广东各地市个性化的政策大礼包背后,是政府部门对求职痛点的精准把握。此外,“粤就业”小程序智能匹配岗位信息,实习就业“双通道”助力求职者提前融入产业生态,广东千方百计想新招、拓思路,让就业服务有速度、有深度,更具温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城市发展的底气。广东“大手笔”跨省揽才,既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之举,也是为发展蓄力的务实之策。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带着梦想扎根南粤大地,当越来越多奋斗的身影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找到坐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广东主动作为的就业答卷,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文|李妹妍

责编: 校对: 审签:
本文记者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