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一段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在广东东莞东城区盈锋家具广场旁,原本平平无奇的绿化带化身成一方规整的农田。视频中,一位大叔弯腰插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动作娴熟流畅,嫩绿的秧苗在其手中被整齐地植入泥土。
一边是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另一边是商场内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样一幅独特的画面瞬间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在短短几天内便突破5000万,讨论量超过10万条,抖音上相关视频播放总量更是高达1.5亿次,#东莞商场门口种水稻#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焦点。
网友们在评论区各抒己见,热闹非凡。有人戏称这是现实版“向往的生活”闯入了城市;也有人脑洞大开,提议以此为契机开设插秧体验营,认为这极有可能成为热门的亲子活动项目。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成绩斐然。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65平方米。各地在推进绿化工作时,十分注重种植品种的多样性,大量引入乔木、灌木、花卉、草本植物等,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极大地提升了生物多样性。同时,绿化规划也更具科学性,从城市整体布局出发,将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深度融合。
尽管城市绿化成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老城区由于空间有限,绿化面积不足,人口密集区域人均绿地面积更是难以达标;一些地方绿化种植品种单一,导致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大打折扣;此外,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城市景观风貌。
东莞商场种植水稻这一创新之举,为城市绿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从生态层面来看,农作物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水稻在生长过程中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水稻田为昆虫、鸟类等生物提供了栖息之所,丰富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在景观营造方面,它打破了传统绿化模式的单调感,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田园风光,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让人们在繁华都市中也能感受到田园的静谧与美好。从实用性角度考量,水稻种植有实际产出,收获的粮食能让人们品尝到自己参与种植的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随着事件热度持续攀升,社会各界的讨论也愈发多元。从实用角度,有网友认为种植水稻既能降低绿化维护成本,又能收获粮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从事农业研学旅行项目多年的佛山华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令华指出,这为长期生活在城市、对农作物认知匮乏的孩子们提供了亲近农业、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绝佳机会,堪称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不过,也有部分人表达了担忧,担心这种种植方式会破坏城市规划的整体性,或者在后续种植过程中引发蚊虫滋生等问题。
事实上,东莞商场门口种水稻并非个例。此前,深圳福田CBD试验田、杭州钱江新城油菜花田等类似实践,都曾引发大众对城市与农业关系的深入思考。东莞的这次尝试,更是将这种思考推向了新的高度,打破了人们对城市绿化的固有认知,让大家看到,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田园生活并非遥不可及。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人们在享受城市便捷生活的同时,内心深处对自然和土地的眷恋始终未曾消退。东莞商场门口的这片水稻田,宛如一扇窗口,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城市空间的无限可能性,也促使大家思考,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更好地维系与土地的情感纽带,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文丨记者 彭纪宁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