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你最近有在看书吗?“岭南说”的老观众们一定记得,去年读书日,我们带大家去找寻了消失的图书馆——葵霜阁,那么今年,紫薇将会带大家穿越回1933年,去见一下“民国顶流”。

在广州市越秀区文德北路81号,藏着一座图书馆——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现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它不仅是广州第一所公立图书馆,还是一本“会呼吸的历史书”。

1927年,当时的广州市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宣传岭南文化,决定建一所图书馆。但钱从哪里来?海外华侨一听,立刻开启“众筹模式”: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的1.5万名华侨,捐赠了20多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笔巨款!

1933年,这座由建筑大师林克明设计的“绿瓦朱檐”宫殿式图书馆终于落成,瞬间成为广州文化地标!连书架都透着岭南风情,妥妥的“民国网红打卡点”。

1938年日军攻陷广州,图书馆内上演了“图书版《夺宝奇兵》”:馆员们连夜打包5万多册珍本,悄悄运到市郊龙归和广西象县藏起来。抗战胜利后,不仅找回了大部分藏书,还接收了敌伪图书12万册,甚至追回被日军抢走的部分书籍!

你以为送书上门是近年来才有的吗?在1946年市立中山图书馆复馆时,当时的馆长朱曾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首创“巡回书车”——也就是开着车把书送到学校和社区,让知识“跑”遍全城!这可比现在的流动书摊、书车早了半个多世纪。

如今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成为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这本“会呼吸的历史书”,依然开门纳客,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热爱书籍的人。

策划 | 郑华如 周乐瑞
统筹、主持 | 郑紫薇
拍摄、封面 | 赵翊辰
文字 | 李婕舒
剪辑 | 潘俊华

责编: 校对: 审签:
本文记者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