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进入倒计时,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珠海)这座承载“京珠共育”使命的现代化校园揭开神秘面纱。作为北理工基础教育京外合作首所学校,该校以“红色基因+科技硬核”双轮驱动,打造九年一贯制公办教育新标杆,小学部计划今年9月正式开学,首批学位即将面向珠海高新区释放。

湾区首现“模块化智慧校园”,建设速度与绿色理念双突破

在珠海高新区赤花山下,实验学校施工现场呈现出别样的“智造”场景:采用全市首个MiC模块化建造技术,4月完成首件模块单元吊装,较传统工期缩短4个月,预计5月20日主体结构全面完工。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近零排放”建设理念——工厂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污染,光伏建筑一体化、海绵校园等技术加持,搭配AI数字智慧教室、开放式科创空间,构建起沉浸式绿色成长社区,6月底将完成首批精装交付。


北理工“顶配资源”南下,构建大中小贯通培养链

作为“政府主建、高校主管”的创新实践,该校由北理工全面托管教育教学,深度嫁接北京校本资源:小学阶段即开设机器人编程、无人系统操作等趣味课程,延续北理工附小“十连冠”机器人竞赛育人经验;中学部将联动珠海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打造“科普-课程-竞赛-科研”递进式培养链,“天临空地海”无人系统探索课程成为特色名片。师资团队更显“豪华”:海淀名校长挂帅,省市名优教师领军,全员具备“学科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双资质,4月已启动全国优秀教师招聘及储备教师北京跟岗计划。


红色基因浸润成长,解码“未来领军人”培养密码

从延安窑洞里走来的红色根脉,在南海之滨焕发新活力。实验学校首创“红脉传承·明理致远·智慧科技·大国重器”四大主题课程,通过“课堂筑基-社团精进-赛事淬炼”三级体系,将家国情怀培育与科技实践深度融合。4月24日“志合讲堂”上,原北理工附小校长陈彩玉分享的“智慧家校共育”理念,已吸引首批家长关注;4月30日招生宣讲活动中,近百名家庭沉浸式体验AI教室、科创实验室,现场解锁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随着7月整体交付临近,这所“高起点、强特色、国际化”的湾区教育新地标,正以“京珠优势资源联动”为引擎,为珠海基础教育注入“理工智慧”,立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据悉,2024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与珠海高新区签约合办该校,旨在通过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创新,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校地融合发展。学校位于珠海高新区核心区域,规划为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未来将逐步开放中学部招生。

文|何叶舟

责编: 校对: 审签:
本文记者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