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暨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十周年。从“窗口排队补材料”到“全程网办零跑腿”,珠海不动产登记改革的十年轨迹,清晰勾勒出城市治理从“碎片化管理”向“标准化治理”跃迁的底层逻辑。
6月24日,珠海市举办不动产登记跨境办、跨省办及二手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出台《存量房(二手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服务规范》《不动产登记跨境办(港澳)服务规范》《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规范》三项珠海市地方标准,并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跨省通办”朋友圈扩展至全国28省
近年来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等,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多元、更贴心的不动产登记服务。目前,广东珠海不动产登记“1+N”智慧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已获批立项,并成为全国该批下达的4个“政务服务(数字政府)”领域试点项目之一。
“今天发布实施的三项地方标准是上述标准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基于对群众办事堵点的调研以及对不动产登记服务发展趋势的把握,组建了包括港澳及内地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业专家等在内的起草工作小组,针对标准研制的重点内容开展多轮专题研讨”,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刘卫东介绍。
此次出台的《不动产登记跨境办(港澳)服务规范》聚焦于港澳居民在珠投资置业的实际需求,规范了跨境不动产登记事项、流程和保障机制,为港澳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选择,是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向港澳延伸的一次标准化探索,实现“不出关”就可以办理相应的不动产登记。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在不动产登记“跨境通办”方面走在前列。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田金林介绍,在全国首次实现二手房“跨境带押过户”,在广东省率先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业务“湾区通办”“全省通办”,“跨境通办”扩充至15家港澳银行。
经统计,截至2025年6月,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先后与4家香港银行机构、11家澳门银行机构签约,在银行营业网点设置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已办理跨境抵押登记6156宗、涉及金额762.47亿元;港澳居民通过“全程网办”购买一手房办理登记超1000宗;通过“港澳居民身份备案”功能完成港澳居民身份备案的人数超4000人,在线办理登记信息查询超35000人次;“网签即发证”惠及澳门新街坊项目4000余户业主,目前已有近2500套房屋及车位完成登记发证工作。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规范》则着眼于申请人跨地域的“双向”异地办理业务场景,相当于将办事窗口设在了合作城市。今年3月,珠海与长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签订“跨省通办”框架合作协议,标志着珠海成为广东首个实现与所有内陆边疆省份(至少一个城市)通办对接的城市;6月,与揭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签订“跨城通办”框架合作协议,标志着珠海在省内率先实行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全省通办”。至此,珠海市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朋友圈已扩展至全国28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74市(区)。
《存量房(二手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服务规范》则针对在珠海的不动产买卖,申请人或代理人不必亲自到场,直接通过互联网及“刷脸”认证等技术,让数据线上“多跑路”、群众线下少跑腿或不跑腿,从而完成登记事务。
“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软联通”
“湾区标准”全称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技术标准,旨在促进标准互认、规则衔接和要素高效流动,服务大湾区制度型开放。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未介绍,截至2025年5月,珠海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27项“湾区标准”,覆盖交通、民生安全、家政服务等领域。据悉,本次地方标准发布单位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和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也将在珠海市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围绕跨域登记创新机制积极制定“湾区标准”,通过统一珠、港、澳三地的办理事项、流程和数据交互机制,为港澳居民提供“零出关”办证服务,提升跨境政务便利度。
珠海是中国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双区”建设方面,拥有特有的地缘优势和制度创新优势。近年来,珠海市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
精准挖掘项目,解决规则衔接迫切需求。珠海紧扣大湾区互联互通需求,聚焦跨境交通、政务服务、消费信用、公共安全等关键领域,挖掘高频民生和产业痛点,培育标准项目。大横琴科技有限公司会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拱北海关、澳门交通事务局以及香港恒生大学等单位研制的跨域机动车服务2项“湾区标准”,通过构建跨域机动车“一网通办、联合审批、一站式通关”的服务体系,通过多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和智能化协同监管,将卡口验放时间压缩至60秒,显著提升大湾区交通服务效率。
三地聚力协同,共塑区域标准新典范。推动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企事业单位深度协作,整合三地技术与制度优势,制定兼具普适性与区域特色的“湾区标准”。珠海市发改部门和市消委会积极推动珠港澳联合制定团体标准《诚信店评价规范》,并申请纳入“湾区标准清单”,统一三地“诚信店”评价规则,增强大湾区消费市场透明度和信任度。
重视实施实效,铸就标准实施新标杆。珠海兼顾技术前瞻性与可实施性并重,切实推动规则贯通和机制协同。珠海市特种设备检测院联合港澳制定的湾区标准《雷暴高发区超高层建筑用电梯防雷通用规范》,规范了防雷设计、检测和应急管理要求,为粤港澳三地防范超高层建筑电梯雷击风险提供标准依据。
文 | 记者 李旭 实习生 杨蔚钧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