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7日,有IP地址显示为上海的网友发帖表示,在机场过安检时数码相机的电池没有3C标识也被告知“不能带上飞机”。
记者拨打了上海虹桥机场安检咨询电话,询问6月28日起相机电池是否也有限制不能带上飞机?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6月28日开始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只针对充电宝,对其他锂电池的要求还是按照以前的要求来执行。”相关人员称,锂电池要求标识全面清晰,额定能量小于或等于100Wh;当额定能量大于100Wh、小于或等于160Wh时必须经航空公司批准且每人限带两块。
记者也拨打了北京大兴机场、长沙黄花机场的电话,两家机场都表示,从26日起就已经开始执行这一规定,必须是经过3C认证,并且不在召回之列的充电宝才能上飞机。
大兴国际机场工作人员说:“现在要求必须携带3C认证的充电宝,如果没有3C认证,安检人员不让放行了,对于牌子并没有要求。”
长沙黄花机场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不是罗马仕和安克召回的型号和批次,充电宝上面有充电功率、额定能量、批次3C认证等重要标识。我们跟安检方面核实了,说必须有3C标识。”
兰州中川机场和南宁吴圩机场则表示,将会在28日起执行这一规定。
兰州中川机场工作人员表示:“这里接到了通知,从28日开始执行,您看一下您的充电宝上面有没有明确的3C标识,要求是小于或等于2万毫安,有明确的标识,并且不能有鼓包。看看是什么牌子,是不是被召回的牌子和批次。”
南宁吴圩机场工作人员说:“目前不受影响,28日以后才开始。”
除了民航,铁路方面对携带充电宝有哪些规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信5月27日发布了一篇“火车携带物品指南”文章,其中“限制携带”中写明:“标志清晰的充电宝、锂电池,单块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可以携带。”
3C认证的“3个C”是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首字母缩写,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必须按规定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并加施3C标志之后才能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充电宝的3C认证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2024年8月1日后,无3C认证的充电宝不得再销售。
此外,记者通过部分购物网站发现,有商家公然销售3C贴纸,甚至专门售卖“可上飞机贴纸”的现象。张艳峰表示,这样的销售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认可处一级主任科员张艳峰表示:“针对网上有个别商家售卖伪造的3C标志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议消费者发现这种行为的,及时向有关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罗马仕、安克两品牌召回120多万台充电宝
近日,罗马仕、安克两个品牌因使用问题电芯而召回了120多万台充电宝。此外,有媒体称其他品牌也使用了问题电芯,但没有召回,事件真相如何?
记者查询发现,罗马仕、安克两品牌官网都公布了相关召回通知。罗马仕于6月16日宣布召回491745台充电宝,安克则召回了712964台充电宝。
罗马仕表示,由于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极少数产品在使用中可能存在过热现象,在极端场景下使用可能产生燃烧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安克在召回公告中表示,发现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料变更,这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循环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进而引发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为尽快消除潜在的产品安全风险,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召回申请。
由于产品设计风险,快递公司目前已经拒绝承运任何移动电源。顺丰公司服务人员解释,目前无论是否为召回产品,是否有3C认证,都无法邮寄充电宝。
顺丰公司服务人员说:“充电宝发不了,您所寄的物品属于高风险电池类快件,暂不符合我司收寄标准,给您带来不便。”
有媒体称,两家企业进行召回的原因是使用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提供的材料,导致出现相关问题。对此,安普瑞斯表示正在调查,暂不回应。
安普瑞斯工作人员称:“事情还在调查中,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给出确切答复,目前没有办法下定论。我们这里的政府机关也介入了调查。如果有后续进展,我们会通过媒体发布消息。”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小米、绿联等品牌充电宝也使用了安普瑞斯提供的材料,但两家公司都表示没有召回计划,充电宝可以正常使用。
小米客服说:“如果充电宝暂时没有其他故障,可以放心使用。如果不放心,可以先暂停使用,观察一下,但是暂时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绿联客服说:“绿联在售充电宝产品均不在风险批次内,产品可以正常安全使用。”
另一位绿联客服也表示:“可以放心使用。目前没有要召回的情况。”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危险品中心实验室主任杨强向记者介绍,民航领域仅今年就发生了多起充电宝在机舱内自燃的情况,境外航空公司此类事件也时有发生。与其他场景不同,机舱内充电宝自燃带来的危险更大,所以相应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杨强说:“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已经发生了15起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在空中起火冒烟的事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差不多一倍。如果飞机在天上飞,客舱里发生了充电宝起火事件,我们的处置资源比较有限,灭火设备比较少,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还在密闭空间里。人员密度比较大,充电宝着火后会产生有毒气体,这些是有影响的。”
查询媒体报道发现,充电宝行业的抽检结果此前“不容乐观”。2020年到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网售充电宝的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率分别为19.8%、25%、35.4%、44.4%。直到2024年,强制3C认证实施后,不合格率才开始明显下降。
杨强建议,不仅是即将乘坐飞机的旅客,普通消费者都应该注意自己手中的充电宝认证情况,不仅能提升客舱安全,也给日常生活加一份保障。
杨强说:“对民航来说,希望更多合规产品能进来。对旅客来说,携带合规充电宝,也有一定的好处。买好的充电宝,不仅可以上飞机,在家里用,也会更安全。”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央广网、澎湃新闻、新京报、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信等)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