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润研究院于广州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广州有24家企业登上全球独角兽榜,数量位列全球城市第11位,国内城市第4位。
从数量上看,广州的独角兽企业数量相当于韩国和日本两国独角兽企业总数(27家),相当于波士顿(25家)或柏林(21家)等城市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较洛杉矶(14家)多出近一倍。榜单中,广州迎来了两家新晋独角兽企业——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企业芯粤能,以及集兴趣社交、AI、电子竞技等业务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趣丸。
独角兽企业是世界级创业生态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独角兽企业越多,代表它的创新能力越强,创业生态越完善。本次榜单可见,广州有独角兽成功上市并成为行业标杆,同时也有新的独角兽产生,说明广州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生态,是非常适合独角兽成长的城市。
中国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而广州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上榜的独角兽企业中,超过一半都活跃于这些前沿领域。
——广州“智造”版图深度覆盖现代产业体系。 希音、致景科技等企业以AI、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粤芯半导体、芯粤能等则彰显了广州在半导体领域的突破。尤为亮眼的是,以广汽埃安为引领的包括巨湾技研、奥动新能源等的新能源车企集群占据显著,广州打造“智车之城”的体系化产业链已然成型。
——航天、低空领域蓄势千亿产业。中科宇航力箭一号火箭已将63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是我国唯一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的民商火箭;小鹏汇天、极飞科技、南方航空物流则形成了广州低空经济领先新优势。凭借应用场景多样与产业生态成熟,广州正加速发展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
——传统领域创新升级。钱大妈、乐禾食品、简爱等具有广州特色的传统企业,积极引入新技术与模式,推动创新要素集聚,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升级。
文 | 记者 李钢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